人工智能辅助眼底影像——机遇与挑战并存
王雯秋1,2,3, 孙晓东1,2,3
1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200080
2上海市眼视觉及光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200080
3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 200080
通讯作者:孙晓东(ORCID:0000-0001-5015-0945),Email:xdsun@sjtu.edu.cn

第一作者:王雯秋(ORCID:0000-0001-9580-0438),Email:wangwenqiu@126.com

摘要

影像检查技术在眼底疾病的筛查、评估、诊断、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多模式影像,影像标准化操作及数据分析均得到了蓬勃发展,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眼底影像技术在提高疾病确诊率,加速新药研发,改善诊疗体验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笔者对人工智能与眼底影像结合的研究现状、困难和趋势,并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论述,希望能较为客观地展示此领域研究的主题以及近年来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眼底影像; 人工智能; 诊断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alysis of Fundus Im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nqiu Wang1,2,3, Xiaodong Sun1,2,3
1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0, China
2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Visual Science and Photomedicine, Shanghai 200080, China
3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Fundus Diseases, Shanghai 20008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iaodong Su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0, China; Shanghai Engineering Center for Visual Science and Photomedicine, Shanghai 200080, China;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Fundus Diseases, Shanghai 200080, China (Email: xdsun@sjtu.edu.cn)
Abstract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reening, evaluation,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fundus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ity imaging fusion technology, image databases, standardized protocols and image analysis have extracted lar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from image-based featur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in fundus imaging will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creasing the rate of disease diagnosi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promot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mprov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judg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is review covers the research status, difficulties and trends of the combin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fundus imaging, as well as taking China's national status into consideration, with the goal of presenting an objective update on relevant topics and new prospec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fundus imag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agnosis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飞速发展, 对医疗行业, 尤其是医疗影像带来了众多创新和巨大的冲击。现代眼底疾病的筛查、评估、诊断、监测等均离不开影像检查技术的辅助, 基于影像设备对各类眼部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客观、可重复的优点, 并为医师提供量化病灶的诊断标准。不同的影像检查, 具备不同成像机制, 可反映病变不同维度的性质[1, 2, 3]。AI采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方式, 是目前最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让机器实现“ 思考、学习和决策” 的方法。当眼底影像遇上AI, 彼此都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

1 基于深度学习的AI将给眼底影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1.1 AI大大提高临床检测效率,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I介导的高准确度的自动筛查方法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可以帮助医师在短时间内评估更多患者病情。例如目前指南建议对无视网膜病变或轻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进行每年一次筛查, 6个月内对中度DR进行重复检查, 对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患者进行更为密切的随访, 同时眼底照相也是DR广泛应用的筛查手段, 因此, 借助于眼底照片的AI筛查最早在DR的自动评估系统中开展研究, DR也是最适合用于AI研究的眼底疾病之一[4]。Google公司研究者Gulshan团队在2016年采用深度学习网络, 对128 175张已由54名美国专家标注过的视网膜眼底图像进行判断, AI不但可以根据眼底照片快速诊断出DR, 而且精度惊人— — 敏感度达96.1%, 而特异度也高达93.9%[5]。目前我国的AI医疗团队Airdoc 在DR诊断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Airdoc在眼科专家的训练下, 在眼底照片国际标准5分类方面的准确性也丝毫不逊于专业眼科医师。该研究获得巨大成功之后, 更多的研究者及临床医师合作, 在其他视网膜疾病中进一步推广, 同样获得了预期效果[6, 7, 8, 9, 10, 11]。张康团队采集207 130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 通过质量初筛后, 选取了来自于 4 686例患者的108 312张OCT图片, 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37 206张、糖尿病性黄斑水肿11 349张、玻璃膜疣8 617张、正常51 140张, AI系统能鉴别这些图片, 且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在95%以上[7]

由此可见, AI介导的影像评估的准确性和人类专家相似, 但在效率上远远超过眼科医师。AI另一特点就是精准, 不会因为劳累而出现诊断出错的情况[12]; 目前部分医院由于就诊量巨大, 医师人手有限, 部分眼科检查不能当天给出诊断结果, AI可以在1 s内识别眼部图像并且给出诊断建议, 可以大大解放临床医师, 从而使其将更多精力放在研究性工作和治疗当中。

1.2 AI结合远程医疗可以大幅减轻地域差异化, 实现分级诊疗, 增强医疗安全性

尽管我国眼科工作者在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与实践中取得长足进步, 但大部分地区的诊治水平仍然落后; 基层眼科医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13]。通过科技辅助的医疗诊断模式, 可以在广大基层地区开展多种疾病的早期、低成本筛查; 对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级、县域医院, 通过高效远程医疗体系, 使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接近综合性三级医院, 让边远地区群众享有发达地区相似的医疗条件。将成熟的医学AI产品应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通过智能阅片, 准确、量化、及时地对患者眼底影像进行初筛, 将有效协助医师的诊断, 提高诊断效率。AI将成为国家分级诊疗、医疗优质资源惠及基层单位的最佳助手, 能解决目前日益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具有非常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1.3 进一步辅助并提升医师诊断水平

眼底病内科一直是眼科医师学习的难点, 眼底常见疾病的规范治疗, 少见病的判别都依赖于眼底影像检查和诊断, 尤其是荧光造影及OCT的图像解读, 更是目前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准, AI介导的影像规范化评价能够辅助年轻眼科医师、全科医师及需要眼底疾病学习的其他内科医师等, 且能以一个辅助教学的方式, 使医师进行规范化的继续教育, 识别更多的亚专科疾病, 缩短学习曲线, 从而提高眼科整体的综合诊疗水平。

AI的影像评价系统, 能够记录每例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 将患者的个人病史作为基准, 在此基础上, 小偏差数据的出现, AI模型可以自动识别并标记可疑病变, 而这种可疑病变可能意味着疾病严重程度的改变, 可为经验不足的医师提供辅助评价建议, 提高影像判读的准确性。AI是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工具, 它将增强医师的诊断能力, 在此过程中临床医师也将为AI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数据, 使其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改进, 这种持续互动将提高系统的准确性。

1.4 AI可大大推进临床试验发展

AI介导的标准化评价体系特别适合大型临床试验的应用, 在临床试验研究中使用自动读片和判断等进行入组筛选、随访观察、干预治疗的疗效评价都可统一执行规范, 减少人为干扰因素; 临床试验后期AI可帮助清理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 因而大大加快了临床试验进程(仅试验后数据清理可能就要花费1~2个月, 但借助AI, 1 d内即可完成), AI可帮助将临床试验时长压缩至原来的60%~70%, 可帮助削减90%成本; 除了可帮助简化临床试验过程及复核工作外, AI还能够借用已有数据集, 利用虚拟建模技术取代部分患者, 模拟临床试验的整个对照组, 节省时间和成本。

2 AI辅助下的眼底影像该如何规范化发展?
2.1 建立高度标准化的影像数据库和符合AI软件测试的标准

AI影像系统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是数据的质。即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图像的标准格式是所有眼科医师用以图像分级的参考标杆, 也将是AI软件测试的标准。大多数眼科医师都无法辨别的图像, 必定无法应用于AI系统。在图像采集、处理、标注中制定适合AI软件适用的行业标准, 形成更大规模的高质量数据库和验证集, 使机器学习更加精准, 形成可靠的标准化产品解决临床的问题。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标准化统一[14], 达到影像评价的规范化, 确保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规范, 确保医疗质量, 这也为今后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

2.2 建立多模式影像的综合评价体系, 实现精准评价

单维度的影像信息有限, 必须有更高维度的数据, 才能把数据模型建得准确丰富。多维影像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的层析信息, 更加精准。AI技术可把不同影像数据与患者个体信息相结合, 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这些多源、多维度的大数据进行融合分析, 得到更为准确的自动分类结果, 可以更好地帮助多维影像检查结果进行整合, 开发虚拟筛选技术, 以取代或增强传统的筛选-验证过程, 并提高筛选的速度和成功率, 从而提升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 尤其是对少见病、罕见病的诊断。

2.3 多中心、多学科合作, 数据共享

结合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影像检查、图像处理、图像阅读、图像分析、综合判断、做出诊断、随访建议等多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有效数据用于决策。AI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发展离不开各大医疗机构及各级眼科医师的努力探索与积极参与, 有赖于各医院间的信息和大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 实现数据标准化, 共享数据, 云处理, 才能真正实现“ 人工智能” 。在不久的将来, 依托AI, 影像学也可以与病理学、基因组学等学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真正实现精准化诊断及个体化治疗。

2.4 AI以“ 科学文献” 为规范, 加快大数据时代临床决策

AI辅助的诊疗规范是其将来在眼科应用的另一大优势:以循证科学为依据, 利用专家系统, 进行临床决策。专家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 旨在将专家的知识和能力纳入特定的领域, 以及以发表的科学论文为依据而决策支持的系统, 是一类专门用来帮助决策过程的专家系统。基于AI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好处是, 他们可以处理高度复杂的数据, 更为有效地筛选临床Biomarker, 帮助临床医师提取相关信息并做出最佳决策, 不仅仅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而且根据患者的病种、病史、环境、生活方式、偏好、基因组成等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同时辅助处理不确定性, 完善决策制定。应用AI支持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减少对临床医师时间的需求, 并且可以避开人员能力有限的障碍。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 决策能力亦可以不断提升, 从而辅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指导临床实践, 以采取更为合适的方案为患者进行治疗, 实现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

2.5 从科研走向临床应用, 注重成果转化

AI必须和医院深度合作, 要驻扎在医院, 从临床需求出发, 在临床中孵化技术。AI产品的开发应该由医院和医师来主导, 企业或实验室提供相应的算法支持, 帮助医师更好地完成工作。公司则要持续提供支持把AI抚育得更好。这种支持应该来源于医疗数据并契合医院的需求, 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为AI的高速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只有当医疗数据在医院和企业之间流动起来, 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成为AI发展的基石。同时更应鼓励各亚专科领域的优秀临床专家参与AI开发, 调动各级临床医师参与AI建设的积极性, 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

3 AI辅助的眼底影像面临的挑战

“ 大数据+人工智能” 在眼底影像诊断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实际应用于临床仍然任重道远。如IBM作为最早将AI技术推向市场的企业, 其健康部门Watson, 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 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 缺少有效的行业模型和训练数据。健康部门Watson的失利, 意味着AI从概念到应用再到失利, 这对我们是一种警示。AI的发展绝对会为医学带来进步, AI的趋势并不是代替临床医师, 更不是淘汰医师。我们应该认识到, AI只是对医师工作的辅助, 未来机器做机器的事, 医师做医师的事, 二者密切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临床需求极为复杂, 仍应该先发展检查技术, 再探索数据的结构化和标准化问题, 这样才能使AI得到更好的应用。其次, 加快建立常见病AI辅助单病种诊疗数据库, 包括就诊前疾病的筛查、预防, 就诊中医疗图像辅助诊断、检验结果分析、手术辅助以及就诊后的医疗随访、疾病监测、康复协助、健康管理等, 尽快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常见重点疾病诊疗的规范标准; 各级医院建大合作网, 实现医院患者的信息和大数据共享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维护数据的安全性, 共享与保护共行; 医院与商业公司合作期间, 医院应加强对患者隐私及生物数据的安全保护, 加快AI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研究, 如果AI漏诊、误诊, 那么医疗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此类问题无法解决, AI医疗推广举步维艰, 因此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框架刻不容缓。目前的法规缺乏评估AI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标准, 我们应建立AI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健全AI领域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 促进AI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

综上, AI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已经展示了可喜的成绩, 在不久将来甚至还能用于基础科研辅助、药物研发、基因筛选分析、医疗培训等等, 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但仍有许多需要突破的瓶颈和难关, 需要多领域共同合作开发, 才能实现AI在眼底影像领域的突破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利益冲突申明 本研究无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王雯秋:收集数据; 参与选题、设计及资料的分析和解释; 撰写论文; 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孙晓东:参与选题、设计和修改论文的结果; 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韩丁, 吴淑英, 李筱荣, . 中老年人视觉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3, 15(1): 61-64.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3.01.017. [本文引用:1]
[2] 孙心铨, 刘晓玲. 眼底疾病影像学检查的合理应用及联合应用.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1, 13(3): 161-164.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1.03.001. [本文引用:1]
[3] 唐东润. 眼科影像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特点.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4, 16(11): 641-645.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4.11.001. [本文引用:1]
[4]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14, 50(11): 851-865.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4.11.014. [本文引用:1]
[5] Gulshan V, Peng L, Coram M,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for detect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retinal fundus photographs. JAMA, 2016, 316(22): 2402-2410. DOI: 10.1001/jama.2016.17216. [本文引用:1]
[6] Abràmoff MD, Lou Y, Erginay A, et al. Improved automated detect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on a publicly available dataset through integration of deep learning.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6, 57(13): 5200-5206. DOI: 10.1167/iovs.16-19964. [本文引用:1]
[7] Kermany DS, Goldbaum M, Cai W, et al. Identifying medical diagnoses and treatable diseases by image-based deep learning. Cell, 2018, 172(5): 1122-1131. e9. DOI: DOI:10.1016/j.cell.2018.02.010. [本文引用:2]
[8] Raju M, Pagidimarri V, Barreto R, et al. Development of a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diagnosi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 2017, 245: 559-563. [本文引用:1]
[9] Xiao S, Bucher F, Wu Y, et al. Fully automated, deep learning segmentation of 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 images. JCI Insight, 2017, 2(24). pii: 97585. DOI: 10.1172/jci.insight.97585. [本文引用:1]
[10] Welikala RA, Foster PJ, Whincup PH, et al. Automated arteriole and venule classification using deep learning for retinal images from the UK Biobank cohort. Comput Biol Med, 2017, 90: 23-32. DOI: 10.1016/j.compbiomed.2017.09.005. [本文引用:1]
[11] Rahimy E. Deep learning applications in ophthalmology. Curr Opin Ophthalmol, 2018, 29(3): 254-260. DOI: 10.1097/ICU.0000000000000470. [本文引用:1]
[12] 陈浙一, 黄美娜. 基于职业倦怠调查表研究眼视光医学教育体系下视光医师与眼科医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7, 19(8): 496-501.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7.08.008. [本文引用:1]
[13] 杨晓慧, 胡爱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解读.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 16(8): 577-578.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7.08.001. [本文引用:1]
[14] 张秀兰, 李飞. 人工智能和青光眼: 机遇与挑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36(4): 245-247.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8.04.00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