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1年 13卷 6期
刊出日期:2011-06-28

专家述评
专题论著
论 著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综 述
   
专家述评
401 阴正勤,王星
人工视网膜的研究现状

对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导致的神经性盲,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人工视网膜是所有视觉假体中研究最广泛、最成熟的一种,通过医学、工程等多领域专家的共同推进,人工视网膜可能会发展成为神经性盲的临床修复技术.

2011 Vol. 13 (6): 401-405 [摘要] ( 392 ) [HTML 1KB] [PDF 382KB] ( 2893 )
专题论著
406 王星,姚军平,章毅,刘娜,郑小林,阴正勤,侯文生
硬脑膜外视皮层电刺激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硬脑膜外电刺激经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传递通路到达视皮层后的基本特征,以验证硬脑膜外电刺激视皮层假体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单方波电流从猫硬脑膜外刺激视皮层,通过改变刺激信号的类别、参数,记录皮层电压信号的变化,并与电极-组织界面相应的研究文献做比较,来观察由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构成的传导通路对刺激信号的衰减影响.结果 改变刺激信号的类别,记录到的皮层电压信号与文献结果一致;当刺激电流单脉冲脉宽增加时,皮层电压峰峰值Vp-p增加不明显,相位发生明显的变化;当单方波电流的幅值增加时,皮层电压Vp-p的幅值也增加;当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记录电极所记录到的电压升高.当电极深度从0、200、400、600、800 μm依次递增时,记录电压的幅值逐渐减小.结论 硬脑膜外电刺激信号经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传递到达视皮层后,仍然为有效信号,硬脑膜外电刺激视皮层假体方案是可行的.

2011 Vol. 13 (6): 406-409 [摘要] ( 238 ) [HTML 1KB] [PDF 928KB] ( 2240 )
410 满晓飞,叶皇莹,霍颂天,蚁颖生,赖旭佑
不同多焦视网膜电图系统在评估视网膜功能上的比较

目的 评估VERIS mfERG (EDI Inc)和Espion multifocal imager (Diagnosys)两种不同系统测量正常眼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的电位波反应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并用两个不同系统分别测量黄斑前膜患眼的mfERG并进行分析.方法 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在VERIS系统使用Burian-Allen (BA)电极,Espion系统使用BA和DTL电极分别测量25只正常眼的mfERG,将3次测得的一阶反应的相应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两个系统用BA电极分别测量19只黄斑前膜患眼的mfERG,对一阶反应的相应数据进行Fisher's exact test分析.结果 VERIS BA测得正常眼N1波、P1波振幅密度值最大,其次为Espion BA,Espion DTL最小;VERIS BA测得N1波、P1波潜伏期最长,Espion BA与Espion DT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pion BA与VERIS BA测得的P1波振幅密度、潜伏期皆有明显的相关性.黄斑前膜患眼中,VERIS BA比Espion BA能检测到更多P1波振幅密度和P1波潜伏期的异常.结论 不论VERIS或Espion系统都能成功记录多焦视网膜电图,当两种系统都使用Burian-Allen电极时,两者mfERG一阶反应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有着良好的相关性.

2011 Vol. 13 (6): 410-415 [摘要] ( 281 ) [HTML 1KB] [PDF 848KB] ( 2224 )
416 戴旭锋,李文生,郑钦象
人工泪液对大鼠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工泪液对大鼠视网膜电图(ERG)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研究.SD大鼠充分暗适应后,记录单眼ERG.ERG记录采用自制银丝电极和不锈钢针状电极,其中银丝电极为记录电极,置于角巩膜缘,各组ERG记录眼人工泪液用量不同:第1组为未滴人工泪液组;第2组为适量组,滴少量人工泪液,使电极与角巩膜缘接触良好;第3组为过量组,滴入大量人工泪液,使之充满整个结膜囊.ERG a、b波幅值和峰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两两间差异采用LSDt法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人工泪液的两组动物ERG基线平滑,干扰波不明显;然而人工泪液使用过量组a、b波振幅均明显降低,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2,P<0.01;t=3.018,P<0.05).结论 视觉电生理实验室经屏蔽和有效接地后,动物ERG记录中使用人工泪液可以进一步降低干扰,但人工泪液使用过量会影响ERG振幅大小.

2011 Vol. 13 (6): 416-418 [摘要] ( 324 ) [HTML 1KB] [PDF 355KB] ( 2387 )
419 赵超阳,戴云,姚军平,刘勇,阴正勤
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MICRO/ZSC-1)活体测定正常人眼视锥细胞密度

目的 对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所得视锥细胞图像进行处理,获取正常人眼底不同区域视锥细胞密度,探讨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用于眼科临床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利用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采集30例正常受试者不同区域视锥细胞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正常人眼视网膜不同区域的视锥细胞密度,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区域的密度进行曲线估计.结果 随测量点与黄斑中心凹的距离增加,视锥细胞密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偏离黄斑中心凹0.5°到3°范围内,随着偏离度的增加,视锥细胞密度从70 000个/mm2下降到16 000个/mm2.结论 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在活体人眼获取清晰的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可能可以在眼科临床实验研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2011 Vol. 13 (6): 419-422 [摘要] ( 315 ) [HTML 1KB] [PDF 449KB] ( 2463 )
423 周晓东,邸悦,唐小菁
年龄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 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测结果的特点及年龄对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等效球镜为远视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92例(184眼),按最佳矫正视力0.8~0.6、0.5~0.2、≤0.1三个级别分为轻度弱视组108眼,中度弱视组65眼,重度弱视组11眼.每组又以6岁为界进行分组,分为<6岁组和≥6岁组.采用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检测PVEP,对弱视组间差异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程度弱视组中的不同年龄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弱视程度组间及不同年龄组间P100波潜伏期(LP100)及振幅(AP100)的差异.结果 随弱视程度加重,PVEP的LP100延长,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1.30,P<0.01),两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AP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9,P<0.05),两两比较示,重度组的AP100明显较其余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较轻度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中,年龄≥6岁组与<6岁组比较,LP100明显延长,AP10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7.45,P<0.01);中度组也呈类似表现(t=4.68、4.27,P<0.01);重度组结果类似,但由于例数少,未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PVEP的LP100、AP100可作为衡量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年龄的影响.

2011 Vol. 13 (6): 423-425 [摘要] ( 302 ) [HTML 1KB] [PDF 207KB] ( 2416 )
论 著
426 符爱存,包芳军,王晓幸,王勤美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形态及数学模型研究

目的 研究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前、后表面形态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方法 数字模拟研究.用OrbscanⅡZ采集494只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的地形图数据,计算得到角膜前、后表面各特定点三维坐标值(X值、Y值、Z值)并且导入统计学软件SAS 8.01,用非线性回归法拟合判断单眼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1.00 D为梯度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为40.00~47.00 D的眼分为7组,随机选择每一组90%的眼,以非线性回归法拟合每一组角膜前、后表面的通用数学方程;根据通用数学方程预测每一组剩余10%的眼的角膜前、后表面各特定点的Z轴坐标值,将预测和实测的各Z轴坐标值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判断拟合方程的质量.结果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前表面均为椭球面,后表面93.9%为椭球面,5.1%为椭圆抛物面,1.0%为双叶双曲面.计算得到7组角膜前、后表面共14个数学模型.角膜前、后表面所有Z轴坐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均>0.99(P<0.01).结论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前表面和绝大多数后表面均为椭球面;运用合理的分组和非线性回归拟合,可建立较为精确的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数学模型.

2011 Vol. 13 (6): 426-430 [摘要] ( 334 ) [HTML 1KB] [PDF 489KB] ( 2332 )
431 张钰,陈跃国,夏英杰
去瓣与留瓣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去瓣与留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结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6例(52眼)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随机选择在一眼行去上皮瓣Epi-LASIK(去瓣组);对侧眼则行常规保留上皮瓣Epi-LASIK(留瓣组).术后2h,1、3、5、12 d及1、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等效球镜度和裸眼视力;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比较角膜上皮愈合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疼痛评分、haze分级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与留瓣组相比,去瓣Epi-LASIK组术后第5天裸眼视力较好(t=-2.636,P=0.014);术后3d和5d角膜上皮愈合百分比较高(Z=-3.738、-3.589,P<0.01);术后5d疼痛评分较低(U=11.714,P=0.008).两组术后1、3、6个月的等效球镜度及haz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行数改变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瓣Epi-LASIK治疗近视术后的屈光结果、最佳矫正视力及haze与留瓣Epi-LASIK类似,但其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更快,视力恢复更快.

2011 Vol. 13 (6): 431-434 [摘要] ( 338 ) [HTML 1KB] [PDF 414KB] ( 2329 )
435 李翔,余野,汪凌,苟苏庆,余海娜,林铁素,李楚,叶琼
Moria OUP-SBK和Schwind C.P角膜板层刀制作LASIK角膜瓣的形态比较

目的 对角膜板层刀Moria OUP-SBK和Schwind C.P.制作LASIK角膜瓣的规则性、稳定性及精确性进行比较,为临床选用角膜板层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准备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及散光的44例患者按照使用的机械角膜刀不同分成SBK组(使用Moria OUP-SBK角膜刀,24例48眼,预期制瓣厚度100 μm)和CP组(使用Schwind C.P.角膜刀,20例40眼,预期制瓣厚度110 μm).于术后1周及1个月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患者角膜瓣水平径上共7个点的厚度(角膜顶点及水平方向鼻、颞侧距顶点1.0、2.0、3.0 mm处).对各测量点角膜瓣厚度(MFT)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比较两组制瓣的规则性;分别对两组间各测量点MFT值的标准差(SD)绝对值进行比较,以比较制瓣的稳定性;对两组间角膜瓣各点平均厚度偏差(MD)的绝对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比较两种角膜板层刀制瓣的精确性.结果 术后1周及1个月,SBK组角膜瓣各测量点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54、15.242,P<0.01),但关于角膜顶点对称的鼻侧、颞侧测量点间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SBK组各点MFT值间最大差值为2.9 μm(100.4~103.3 μm),SD均值为7.9 μm;CP组最大差值为18.4 μm(105.5~123.9 μm),SD均值为9.7 μm.术后1个月SBK组各点MFT值间最大差值为2.9 μm(101.2~104.1 μm),SD均值为8.2 μm;CP组最大差值为17.7 μm(106.5~124.2 μm),SD均值为9.9 μm.两组间角膜瓣各点MD值中只有术后1周距角膜顶点鼻侧及颞侧1.0 mm及术后1个月距角膜顶点颞侧1 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总体上,Moria OUP-SBK制瓣的规则性、稳定性及精确性均优于Schwind C.P.板层刀,但在接近角膜中央区2 mm范围内,两者规则性及稳定性相当,且后者所制角膜瓣厚度在水平方向上关于角膜顶点是对称的.

2011 Vol. 13 (6): 435-438 [摘要] ( 317 ) [HTML 1KB] [PDF 440KB] ( 2356 )
439 任洪芹,朱鸿,施彩虹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评估的判别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因子,构建判别函数对糖尿病人群进行视网膜病变(DR)的风险评估.方法 横断面研究.以2型糖尿病(DM)人群为研究对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为分组金标准,收集对照组150例(无DR),病例组100例(DR).病例组又按照眼底病变分型标准分为早期非增殖性DR组(轻度NPDR组)33例、中重度非增殖性DR组(中重度NPDR组)50例、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17例.对血浆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镁、肾功能相关指标、胰岛功能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等DR相关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和ROC筛选,制订判别模型.结果 病例组的年龄、DM病程、血浆ET-1、血镁、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指数均大于对照组,而甘油三酯、C肽、VEGF指数则低于对照组,病例组3个亚组间血浆ET-1、尿白蛋白指数随着DR的进展而依次增长,而年龄、矫正视力等依次降低,余指标先增长后下降或先下降后上升,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C分析显示,轻度非增殖性DR组和增殖性DR组血浆ET-1诊断效力最高(AUC轻度NPDR=0.742,AUCPDR=0.857);中、重度非增殖性DR组尿白蛋白诊断效力最高(AUC中重度NPDR=0.742).结合统计学分析和ROC分析筛选出四个指标(VEGF、尿白蛋白、ET-1、血浆黏度200)入选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公式,回代法验证早期非增殖性DR组回代符合率可达96.4%,中重度非增殖性DR组和增殖性DR组回代符合率达100%.结论 在DM人群中可以使用判别模型为DR发病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2011 Vol. 13 (6): 439-443 [摘要] ( 277 ) [HTML 1KB] [PDF 905KB] ( 2258 )
444 朱寅,陈辉,刘朝阳,贾砚文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青壮年近视患者玻璃体后脱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对青壮年近视患者玻璃体后脱离(PVD)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合眼部B超对305例(607眼)青壮年近视患者于LASIK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PVD检测,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PVD发生率的变化.并对术前OCT证实的PVD阳性眼进行术后黄斑周围四方位PVD高度、范围的检测与量化分析.数据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riedman秩和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LASIK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PVD发生率分别为26.5%、31.8%、32.0%、33.2%、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62,P<O.05),而术后不同时间点PV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术前,上方PVD高度在术后1个月开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6,P<0.05),其他各方位PVD高度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黄斑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PVD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黄斑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方位PVD近点距(ND)均有减小(M=321.0、102.8、113.8、228.5,P均<0.05),远点距(FD)均有增大(M=276.1、139.8、157.6、204.7,P均<0.05).上方、颞侧FD在术后6个月时仍有增大趋势,其他各方位ND、FD变化趋势在术后6个月内趋于稳定.结论 青壮年近视患者LASIK术后短时期内可诱发PVD产生,并能使PVD脱离的高度增高、范围扩大.

2011 Vol. 13 (6): 444-448 [摘要] ( 331 ) [HTML 1KB] [PDF 357KB] ( 2489 )
449 朱晓伟,付东,蓝卫忠,王冬梅,赵峰,杨智宽
正视儿童视近条件下对显示终端不同颜色光线的调节反应

目的 研究正视儿童在视近条件下(50 cm)对显示器终端不同波长光线的调节反应.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正视儿童14例,注视50 cm处显示屏上动态呈现的不同颜色字体/背景组合的视标,视标颜色组合根据字体颜色及背景颜色的不同,分为背景颜色对比组合(黑字/白底、白字/红底、白字/绿底、白字/蓝底)和字体颜色对比组合(黑字/白底、红字/白底、绿字/白底、蓝字/白底),应用shinnipon NK-5001R红外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7种不同颜色文字/背景组合的调节反应(AR)、调节滞后量(LA)及红、绿、蓝三种颜色校正的调节滞后量(CLA),各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14名正视儿童符合纳入条件并完成检测,黑字/白底、白字/红底、白字/绿底、白字/蓝底、红字/白底、绿字/白底、蓝字/白底7种组合间调节反应均值(F=0.282,P=0.946)及调节滞后均值(F=0.281,P=0.9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拟合轴向色差的因素后,矫正调节滞后均值分别为(0.77±0.21)D、(0.98±0.26)D、(0.34±0.23)D、(-0.26±0.25)D、(0.96±0.27)D、(0.30±0.28)D、(-0.23±0.26)D,两两比较发现除黑字/白底、红字/白底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任意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视儿童正常阅读条件下对显示器终端长波长光产生较大的调节滞后量,视近调节滞后量随着波长的缩短表现出降低的趋势,蓝光时甚至表现为调节超前.

2011 Vol. 13 (6): 449-456 [摘要] ( 274 ) [HTML 1KB] [PDF 242KB] ( 2356 )
457 贾亚丁,栗改云
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分析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评价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裂孔孔径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38例(40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全层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行MP-1微视野检查,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注视位置和固视稳定性.对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和稳定性分别与裂孔孔径之间的关系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40只患眼均形成偏心注视.其中偏心注视点在裂孔上方边缘者28眼(70%),位于裂孔右侧边缘者10眼(25%),位于裂孔左侧和下方边缘者各1眼(2%).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稳定性与裂孔孔径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r=-0.15、-0.08,P<0.01).结论 全层特发性黄斑裂孔眼往往会形成偏心注视,其裂孔孔径的大小可能会影响视功能.

2011 Vol. 13 (6): 457-459 [摘要] ( 303 ) [HTML 1KB] [PDF 242KB] ( 2319 )
460 朱双倩,薛安全,俞阿勇,刘春雷,朱仙鸟
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症患者发生的年龄、眼轴、视力情况,以及其影像学特征和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611例(992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B超、IOL Master、主觉验光、裂隙灯、眼底(散瞳)等检查,其中经OCT检查存在视网膜劈裂者79例(97眼).根据视网膜劈裂的位置分为黄斑中心凹劈裂组43例(51眼)与黄斑旁中心局部劈裂组36例(46眼)两组,对两组的年龄、眼轴、视力、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后脱离、黄斑前膜、玻璃体牵引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生视网膜劈裂的患者中:总体年龄≥30岁者占73%;眼轴≥28 mm者占96%;视力≥4.5者占66%.视网膜劈裂大部分为外层劈裂,其中黄斑中心凹劈裂组中有5眼为混合劈裂.黄斑中心凹劈裂组与黄斑旁中心局部劈裂组劈裂发生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25).黄斑前膜和玻璃体牵引的发生率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7,P=0.002;x2=6.590,P=0.01).结论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与长眼轴密切相关;年龄、黄斑前膜、玻璃体牵引与劈裂的类型相关.

2011 Vol. 13 (6): 460-462 [摘要] ( 269 ) [HTML 1KB] [PDF 829KB] ( 2499 )
临床研究
463 王首雁,刘澍,陈国民,马楠,孙晓晶,焦婷婷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改良式囊袋张力环植入治疗悬韧带异常白内障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及改良式囊袋张力环(M-CTR)植入治疗悬韧带异常白内障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对合并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白内障患者12例(12眼,实验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改良式囊袋张力环及IOL植入术,于悬韧带断裂范围的中点行巩膜缝合固定;选取同期行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手术的患者12例(12眼)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高阶像差和手术并发症.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所有术眼M-CTR、IOL都位于囊袋内.对照组、实验组的IOL偏心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倾斜度分别为3.97°±1.40°和1.57°±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8,P=O.010).两组手术眼的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彗差分别为(0.32±0.11)μm和(0.17 ±O.13)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5,P=0.047).结论 对于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病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M-CTR及IOL植入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2011 Vol. 13 (6): 463-465 [摘要] ( 309 ) [HTML 1KB] [PDF 325KB] ( 2393 )
466 王雪,颜华
经透明角膜切口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对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IOL)的无晶状体眼患者经透明角膜切口行可折叠IOL缝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4例(14眼)囊膜不足以支撑IOL的无晶状体眼患者由透明角膜切口行可折叠型IOL缝线固定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或者无变化的共13例(93%);1例发生玻璃体少量积血,1例出现IOL光学部轻度偏斜,3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结论 经透明角膜切口行可折叠型IOL缝线固定术是治疗囊膜不足以支撑IOL的无晶状体眼的一种较好选择.

2011 Vol. 13 (6): 466-469 [摘要] ( 303 ) [HTML 1KB] [PDF 281KB] ( 2305 )
病例报告
470 王敏,徐格致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一家系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occult macular dystrophy,OMD)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2010年10月我们诊断了来自一个家庭的3名患者.包括母亲和2个女儿.病史中姐姐24岁,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10年;妹妹19岁,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7~8年;母亲45岁,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5~6年,患2型糖尿病4年.眼科检查中最佳矫正视力:姐姐:OD:~5.00 DS=0.3,OS:-5.00 DS=0.4;妹妹:OD:-4.50 DS/-1.00 DC×180=0.2,OS:-5.00 DS/-1.00 DC×170=0.2;母亲:OD:-1.00 DC×90=0.7,OS:-1.00 DC×100=0.7-2.

2011 Vol. 13 (6): 470-471 [摘要] ( 237 ) [HTML 1KB] [PDF 310KB] ( 2298 )
综 述
472 姚军平,侯文生,阴正勤
光基因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进展

光敏感蛋白是能够被光激活的一大类膜蛋白,其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植物以及动物的视觉系统中.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G蛋白偶联受体,光照后通过激活G蛋白经第二信使起作用,如视紫红质;另一类为光敏感离子通道,它们本身为离子通道,光照后通道激活,膜内外离子流动而致膜电位发生改变,如ChR2、NpHR等.利用遗传学技术使细胞表达光敏感蛋白,可实现对细胞的光学控制.Deisseroth将这种结合光学和遗传学的方法称为光基因技术.利用光基因技术控制细胞活动,具有无损伤、非侵入、时空分辨率高、能定量重复、使用简单等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综述拟对光基因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进展进行总结.

2011 Vol. 13 (6): 472-474 [摘要] ( 294 ) [HTML 1KB] [PDF 688KB] ( 2340 )
475 庄敏,刘庆淮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局部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药物多以玻璃体腔给药为主.皮质类固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拮抗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类药物,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在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试验中也显示有一定的疗效;西罗莫司、iCo-007、RNA干扰(RNAi)药物等新药和一些全身用药也有相关的报道.眼内植入装置的问世为眼后段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Ⅰ-vation、Retisert、Iluvien和Posurdex已经在治疗DME的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仍需进一步的评估.

2011 Vol. 13 (6): 475-480 [摘要] ( 295 ) [HTML 1KB] [PDF 342KB] ( 2585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