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2年 14卷 7期
刊出日期:2012-07-25

专家述评
专题论著
论 著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专家述评
385 惠延年
关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视功能恢复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历史已有90多年.虽然视网膜解剖复位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视力恢复仍不够令人满意.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动物疾病模型的研究,已知主要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及其界面出现一系列的细胞学反应,其结构和功能重建需要较长时间.近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发现,光感受器内节与外节连接(IS/OS连接)断裂、外界膜(ELM)断裂,以及黄斑的微小病变,是视力后果不良的影响因素.关于手术方式等治疗因素对视力恢复的影响,仍有争议.因此,应更多地关注视网膜复位后的视力恢复,进行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12 Vol. 14 (7): 385-387 [摘要] ( 372 ) [HTML 1KB] [PDF 571KB] ( 2774 )
专题论著
388 屠颖,魏文斌
微创玻璃体手术后角膜屈光状态的观察
目的 比较23-G微创与常规20-G玻璃体手术后角膜屈光状态改变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同仁医院眼科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患者44例(44眼)为23-G组,同期行20-G玻璃体手术的48例(48眼)患者为20-G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角膜屈光状态的改变.记录角膜地形图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①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地形图形态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6,P>0.05).②20-G组内比较: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角膜曲率参数SimK2、Mean K低于术前(t=1.08、-3.67,P<0.05),术后3d、2周及1个月角膜散光参数δSimK高于术前(t=0.53、0.9、0.56,P<0.05),角膜表面规则参数术后3 d高于术前(t=0.74、0.63、1.08,P<0.05).23-G组内比较:术后3d及术后2周角膜曲率参数SimK1高于术前(t=0.37、0.46,P<0.05),角膜散光及角膜表面规则参数术后3d高于术前(P<0.01).③与23-G组比较,20-G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角膜曲率参数较低(P<0.05),而散光参数较高(t=0.81、1.08,P<0.05),角膜表面规则参数较高(P<0.05).结论 20-G组患眼术后散光于术后1~3个月恢复至术前状态,但是术后3个月曲率依然低于术前;23-G组患眼术后角膜屈光状态于术后2周至1个月恢复至术前状态.与23-G组比较,20-G组术后曲率低而散光高.由此可见,23 -G玻璃体手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角膜屈光状态的改变小.
2012 Vol. 14 (7): 388-392 [摘要] ( 387 ) [HTML 1KB] [PDF 524KB] ( 2327 )
393 毛剑波,沈丽君,徐真,董玉桂,陶继伟,何吕福,佘相均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对比敏感度
目的 了解视力恢复良好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术后对比敏感度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有无累及黄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50例(50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4.9的单纯性RRD患眼,根据术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分为黄斑脱离组(20眼)和黄斑未脱离组(30眼).另选30例(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采用CSV- 1000E测定各组在眩光及无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最佳矫正视力、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结果 平均随访(12.2±5.3)个月,3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00,P>0.05).在有眩光和无眩光状态下,黄斑脱离组和黄斑未脱离组在各个空间频率下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577~45.438,P均<0.01).黄斑脱离组和黄斑未脱离组在有眩光18.0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分别为0.69±0.33、0.8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8,P<0.05),其余空间频率黄斑脱离组和黄斑未脱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尽管部分RRD患者视力可以恢复良好,但对比敏感度仍不能恢复至正常人水平.与术前黄斑未脱离者相比,术前黄斑脱离的患者术后有眩光18.0 c/d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较差.
2012 Vol. 14 (7): 393-395 [摘要] ( 365 ) [HTML 1KB] [PDF 361KB] ( 2630 )
396 李家恺,张琦,汪朝阳,赵培泉
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4A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目的 评价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4A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后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以及视功能情况.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15例20只4A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眼经确诊后均在全麻下施行了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通过间接检眼镜以及RetCamⅡ成像系统检查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使用条栅视力(Lea gratingTM)检查来评估视功能的情况.结果 所有20只患眼术后随访中视网膜解剖均完全复位.其中3只患眼伴有黄斑部的变形或牵引(占15%),其余17只患眼术后眼底检查黄斑部结构正常(占85%).共9例患儿12只眼完成了条栅视力的检查,平均条栅视力值为(6.4±.2.5)c/d(2~12 c/d),转换为五分视力值平均为4.29±0.20 (3.82~4.60).其中1只患眼视力为3.82,1只患眼视力为4.0,其眼底检查都发现有黄斑部的变形以及牵引;其余10只患眼视力都优于4.3(4.30~4.60).结论 通过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4A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够使视网膜解剖复位成功,并达到良好的视功能预后.
2012 Vol. 14 (7): 396-398 [摘要] ( 398 ) [HTML 1KB] [PDF 664KB] ( 2450 )
399 胡博杰,李筱荣
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材料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手术)后囊袋的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8年l1月到2009年7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接受联合手术的患者52例(58眼),根据植入的IOL分为3组:四襻式亲水丙烯酸酯IOL 22眼(四襻亲水组),两襻式亲水丙烯酸酯IOL 18眼(两襻亲水组),两襻式疏水丙烯酸酯IOL 18眼(两襻疏水组).术后6个月行眼部的基本检查,利用Pentacam三维跟前段分析仪检测人工晶状体的偏心值和倾斜角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四襻亲水组、两襻亲水组和两襻疏水组的偏心值分别为(0、13±0.07)mm、(0.22±0.28) mm和(0.16±0.11)mm,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99,P>0.05).四襻亲水组、两襻亲水组和两襻疏水组的倾斜角度分别为(2.29±1.49)°、(4.00±1.25)°和(4.36±1.7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58,P<0.05);倾斜角度的两两比较中,四襻亲水组与两襻亲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42,P<0.05),四襻亲水组与两襻疏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86,P<0.01).观察期间未发现其他IOL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3种人工晶状体应用于联合手术均较安全有效,四襻亲水型囊袋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其临床疗效有待长期观察.
2012 Vol. 14 (7): 399-401 [摘要] ( 360 ) [HTML 1KB] [PDF 387KB] ( 2437 )
402 宋利兵,王一,刘波,王科,张敏芳
玻璃体切除术后屈光度及视功能分析
目的 观察各种类型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屈光度变化和视功能恢复情况,为后期进行光学矫正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250例玻璃体切除患者,其中男147例,女103例,年龄3~78岁,平均(48.6±16.4)岁.按玻璃体切除是否联合硅油填充或联合晶状体切除不同分为单纯玻璃体切除87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131例,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32例3组,分析术前、术后1周至1个月、术后半年到1年的屈光度和视力变化,调查主观感觉视物是否扭曲变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单纯玻璃体切除组术后1周至1个月眼的总屈光度小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2组在术后l周至1个月眼的总屈光度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06、18.714,P<0.05);3组的散光程度在术后1周至1个月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95、4.81、6.354,P<0.05).3组在术后半年至1年屈光度和散光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佳矫正视力在1周至1个月比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半年至1年趋于稳定.术后1个月33例最佳矫正视力大于0.3的患者出现视物扭曲变形的情况,在术后半年到1年有13例仍然存在视物不同程度扭曲变形.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功能,降低眼的总屈光力,增加眼的散光度,术后半年至1年其屈光度基本趋于稳定.部分矫正视力较好的患者,可能出现初期术后不同程度的视物扭曲变形,但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改善.
2012 Vol. 14 (7): 402-404 [摘要] ( 375 ) [HTML 1KB] [PDF 346KB] ( 2425 )
405 刘莎,李甦雁,张正培,季苏娟,刘海洋,李超鹏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 探讨应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50例50眼因上方球形RRD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术中采用23-G两步法经结膜、巩膜穿刺置微套管,于下方6点位睫状体平坦部插入吊顶灯,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并注入全氟丙烷(C3Fs)填充.随访5~49个月,平均(23.9±1.3)个月.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结膜充血状态及眼部刺激征和炎症反应,分析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巩膜切口渗漏需缝合17眼(34%),无医源性裂孔、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结膜充血、眼部刺激征及炎症反应轻,1眼(2%)术后第1天出现一过性低眼压,翌日恢复,16眼(32%)一过性眼压升高,经降眼压治疗在平均4d内恢复正常.无出血、渗出、脉络膜脱离、眼内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49眼(98%),最终视网膜复位50眼(100%).42只黄斑脱离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2.82±0.69、4.34±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2,P<0.01);8只黄斑未脱离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4.61±0,19、4.70±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P>0.05).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RR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2012 Vol. 14 (7): 405-408 [摘要] ( 432 ) [HTML 1KB] [PDF 937KB] ( 2492 )
论 著
409 林冰,孙祖华,刘晓玲,钱海滨,周容,袁志兰
自发荧光和OCT特征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程和视力预后的关系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眼底自发荧光(FAF)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研究自发荧光和OCT表现与CSC的病程及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67例(70眼)CSC患者黄斑部进行自发荧光拍摄和OCT扫描,观察不同病程的患者的病变特征,比较各类表型与病程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间的关系.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CSC患者的自发荧光图像表现各异:①正常型:7眼(10%),自发荧光图像表现正常,对应OCT显示神经上皮层均拱形向上隆起,与RPE带分离,下方有液性暗区,光感受器外节完整平坦,均匀一致.②单纯增强型:32眼(46%).其中28眼(88%)有神经上皮脱离(SRD),自发荧光主要表现为SRD范围内自发荧光增强,OCT显示神经上皮脱离区外节带表面有不均突起;20眼(62%)伴高荧光颗粒,与眼底所见的黄白色小点基本相对应,对应OCT外节带或RPE表面也有高反射颗粒状样突起.③单纯减弱型:9眼(13%),均伴SRD,对应OCT显示外节带完整平坦,均匀一致.④混合改变型:即自发荧光信号高低相间,22眼(31%).其中17眼(77%)表现自发荧光规则,通常表现为低自发荧光围绕高自发荧光,OCT显示神经上皮层拱形隆起,下方液性暗区,低荧光区对应外节带光滑平坦,高荧光区对应外节带高反射颗粒状突起.正常或单纯减弱、单纯增强、混合改变规则、混合改变不规则等对应的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80、-3.791、-3.416、-4.049、-3.309、-3.421,P<0.01).对应的BCVA,除了单纯增强组与混合改变规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Z=-2.012,P<0.05),其余对比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92、-2.676、-2.790、-3.128、-3.311,P<0.01).结论 CSC患者早期可表现为SRD正常自发荧光或低自发荧光.随着病程的延长,自发荧光增强且延续的时间较长,慢性迁延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自发荧光带,对应萎缩病灶或流水带;CSC患者的自发荧光图像改变主要与光感受器外节脱落的盘膜变性及RPE细胞的病理改变有关;病程越长,BCVA越差.
2012 Vol. 14 (7): 409-413 [摘要] ( 370 ) [HTML 1KB] [PDF 2615KB] ( 2394 )
414 侯军军,闰爱珍,袁红,贾亚丁
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水肿时光凝斑的影像学观察
目的 用多波长照相技术(F-10)观察577 nm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时光凝斑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黄斑水肿患者17例(19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其中,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8例(10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5例(5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4例(4眼).首先在传统连续波激光下对患眼进行阈能量P测定,然后在F-10的retro mode模式检测下对这19眼进行阈下微脉冲光凝测试及治疗,微脉冲激光所用能量的调整参照阈能量P.留取患眼光凝前后眼底彩照及自发荧光成像,并随访观察术后1个月患眼中心凹厚度(CMT)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即刻retro mode成像中,6眼在122.4%P能量下出现光凝斑;8眼在153.1%P能量下出现光凝斑;5眼在183.7%P能量下出现光凝斑.术后即刻在眼底彩照及自发荧光成像下光凝区未发生改变.术后1个月患眼CMT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8,P<0.01),BCVA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Retro mode 成像可检测到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产生的不可见光凝斑,在治疗时可用于指导光凝能量大小的选择.
2012 Vol. 14 (7): 414-417 [摘要] ( 391 ) [HTML 1KB] [PDF 1097KB] ( 5081 )
418 王爱君,王波,施明光
正视儿童角膜前表面非球面Q值分析
目的 运用正切曲率半径计算正视眼儿童角膜前表面Q值并分析其分布特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检查采集33例(65眼)正视眼儿童Obscan-Ⅱ角膜地形图数据和正切图的曲率数据,间隔1°分成360条子午线,在距离角膜中央4.5 mm内间隔0.1 mm取点,读出所有点的角膜前表面正切曲率值,依据二次曲线方程组和直线拟合方法,计算各子午线截痕的Q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左、右眼四个15°区间的Q值.结果 结果显示,65眼角膜前表面的四个15°区间Q值都呈正态分布,均为小于0大于-1的负小数值,即角膜前表面截痕呈长椭圆形态.右眼四个15°区间0值分别为:鼻侧(33眼)-0.3659±0.1064,颞侧(31眼)-0.2456±0.1015,上方(28眼)-0.2786±0.0813,下方(19眼)-0.2059±0.0704.左眼四个15°区间Q值分别为:鼻侧(32眼)-0.4529±0.1327,颞侧(27眼)-0.2249±0.0907,上方(26眼)-0.2939±0.0704,下方(18跟)-0.2321±0.0849.结论 正视眼儿童组角膜前表面双眼Q值均表现为依次从鼻侧、上方、颞侧至下方的小数值负性逐渐变少的趋势.
2012 Vol. 14 (7): 418-421 [摘要] ( 314 ) [HTML 1KB] [PDF 710KB] ( 2400 )
422 张立华,王兵,贾丁,冯恬风,董慧
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后波前像差的改变
目的 研究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CL)后波前像差及视觉质量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25例(43眼),选配合适的RGPCL配戴2周后,分别于配戴前及配戴后测定其矫正视力,采用iTrace波前像差仪进行戴镜前后的全眼波前像差测量,并测量戴镜前后高阶、低阶像差及高阶像差中的球差、彗差及三叶草样散光.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配戴RGPCL前后,配戴前眼球总像差为(9.12±4.20)μm,配戴后为(1.67±0.9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2,P<0.01).低阶像差在配戴前为(8.88±3.90)μm,配戴后为(1.37±0.7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07,P<0.01);高阶像差在配戴前为(1.90±0.14)μm,配戴后为(0.79±0.2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3,P<0.05);彗差在配戴前为(0.99±0.15)μm,配戴后为(0.30±0.1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4,P<0.05);三叶草样散光在配戴RGPCL前为(0.92±0.19)μm,配戴后为(0.22±0.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7,P<0.05);球差在配戴RGPCL前为(0.54±0.25)μm,配戴后为(0.32±0.27)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9,P>0.05).结论 RGPCL为圆锥角膜患者提供了良好的矫正视力,配戴RGPCL后波前像差明显降低,视觉质量明显改善.
2012 Vol. 14 (7): 422-424 [摘要] ( 359 ) [HTML 1KB] [PDF 323KB] ( 2396 )
425 杜军辉,王雨生,李夏
583例眼眶病致眼球突出的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引起眼球突出的眼眶病的病因分类及分布状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960-2008年收治的所有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病历中记载有眼球突出的病例,排除其中资料不完整,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共收集到5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引起眼球突出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对资料进行分类计数,求百分比.结果 引起眼球突出的病因可分为5类,即肿瘤(58.3%)、甲状腺相关眼病(21.4%)、炎症性疾病(17.2%)、外伤(2.7%)和遗传及发育性疾病(0.3%).根据来源可将肿瘤分为眶内起源肿瘤(72.9%)、副鼻窦肿瘤眶蔓延(18.5%)、造血系统肿瘤(4.1%)、颅脑肿瘤眶蔓延(3.2%)、眼内肿瘤眶蔓延(0.6%)和转移癌(0.6%).引起眼球突出的常见病因依次为甲状腺相关眼病(21.4%)、海绵状血管瘤(11.2%)、炎性假瘤(10.3%)、良性脑膜瘤(6.5%)、静脉性血管瘤(6.0%)、眶蜂窝织炎(5.3%)、皮样及表皮样囊肿(4.6%)、神经鞘瘤(3.6%)、鳞癌(2.9%)和多形性腺瘤(2.7%)等.引起儿童眼球突出的病因依次为血管瘤、眶蜂窝织炎、皮样及表皮样囊肿、脑膜瘤、炎性假瘤、神经鞘瘤、神经胶质瘤、神经纤维瘤、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和横纹肌肉瘤等.结论 眼球突出可由各种眼眶病引起,单侧眼球突出病因依次为肿瘤、甲状腺相关眼病、炎症等,双侧眼球突出病因以甲状腺相关眼病最多见,成人与儿童眼球突出常见病因不同,儿童以血管瘤多见,成人以甲状腺相关眼病多见.

2012 Vol. 14 (7): 425-428 [摘要] ( 326 ) [HTML 1KB] [PDF 487KB] ( 2398 )
429 邵珺,辛瑜,姚勇,朱靖
转甲状腺素蛋白在病理性近视患者玻璃体中的表达及其结构分析

目的 探讨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在病理性近视患者玻璃体中表达及其结构分析.方法 实验研究.收集黄斑区脱离(n=14)和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n=9)的玻璃体样本,另选正常角膜供体眼玻璃体样本(n=8)作为正常对照.对3组玻璃体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和圆二色谱(CD)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正常人、黄斑区脱离患者、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中TTR的浓度分别为(45.2±1.0)mg/L、(230.0±16.3)mg/L、( 109.8±1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9,P<0.05).SDS-PAGE结果显示,黄斑区脱离患者玻璃体中TTR四聚体结构明显比黄斑裂孔患者和正常对照的稳定;对电泳条带进行黑度积分分析,黄斑区脱离患者玻璃体中TTR含量约为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TTR含量的2.4倍,与ELISA的结果相一致.CD结果显示黄斑区脱离和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TTR的二级结构分别含有45%α螺旋和32%α螺旋,且在不同pH(4~11)下保持稳定.正常样本玻璃体TTR的二级结构含有5%α螺旋,且随pH(4~11)变化产生巨大波动.结论 黄斑区脱离患者以及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中TTR含量较高,二级结构相对稳定,且黄斑区脱离患者玻璃体TTR四聚体结构牢固,这可能与蛋白变异和错误折叠有关.

2012 Vol. 14 (7): 429-433 [摘要] ( 331 ) [HTML 1KB] [PDF 814KB] ( 2486 )
434 朱寅,俞莹,陈辉
闪烁光频率对C57BL/6J小鼠近视诱导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闪烁光频率对诱导C57BL/6J(B6)小鼠近视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研究.选取双眼屈光度相近的28日龄健康B6小鼠9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实验分为3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各15只小鼠分别在频率为10、5、2 Hz的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对照组15只小鼠在不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形觉剥夺组30只小鼠右眼配戴半透明塑料眼罩,在不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分别于实验前、实验2周时,用红外偏心摄影验光仪测量屈光度,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 t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小鼠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实验前对照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形觉剥夺组屈光度分别为(2.627±.0.494)D、(2.597±0.626)D、(2.552±0.558)D、(2.617±0.568)D、(2.590±0.657)D;眼轴长度分别为(2.805 ±0.029)mm、(2.803±0.026)mm、(2.804-±0.029)mm、(2.806±0.026)mm、(2.804±0.025)mm.实验前,5组间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73、0.077,P>0.05).实验2周后对照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形觉剥夺组屈光度分别为(3.720±0.555)D、(-1.710±0.632)D、(-2.020±0.705)D、(-2.612±0.686)D、(-2.873±0.670)D;眼轴长度分别为(2.924±0.022)mm、(2.995±0.024)mm、(3.000±0.020)mm、(3.017±0.029)mm、(3.026±0.016)mm.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形觉剥夺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9.172、105.718,P<0.01),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分别与低频闪烁光组、形觉剥夺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频闪烁光组(2 Hz)和形觉剥夺组对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影响最显著,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所用各频率闪烁光均能诱导小鼠近视,但以低频2 Hz闪烁光诱导近视能力最强,接近于形觉剥夺.

2012 Vol. 14 (7): 434-437 [摘要] ( 394 ) [HTML 1KB] [PDF 454KB] ( 2735 )
临床研究
438 李霞,王瑞夫,吉秀祥,董晓云
小梁组织修复角膜缺损治疗外伤性角膜穿通伤

目的 观察运用小梁组织作为角膜组织缺损替代物治疗外伤性角膜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角膜裂伤伴缺损4例(6眼),用甘油低温保存的小梁组织填塞后,行荷包式角膜裂伤清创缝合术并根据需要行二期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1~2年,填塞的小梁组织逐渐透明,与角膜组织融合紧密,角膜相对平整,视力较术前提高,拆线后无角膜裂伤陊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小梁组织与角膜组织结构相似,可作为角膜穿通伤中角膜组织缺损的替代物,并为二期手术治疗奠定基础.

2012 Vol. 14 (7): 438-440 [摘要] ( 330 ) [HTML 1KB] [PDF 477KB] ( 2567 )
病例报告
441 郑艳珍,翟国光,邱岩,陈妍鹏,李耀宇
LASIK术后压力所致的层间基质性角膜炎一例

男,22岁,2010年1月22日因双眼近视、散光于我院行双眼LASIK手术。术前检查:右眼-5.00 D-0.50 D×160→1.2-(视近Jr1);左-4.50 D-1.00 D×175→1.2-(视近Jr1)。角膜厚度:右621 μm,左619 μm。眼压:右眼20.0 mmHg,左眼20.0 mmHg。角膜地形图检查正常。否认青光眼、高血压等遗传病史。手术采用波前引导的LASIK手术,Moria 110刀制瓣,Visx-S4-IR准分子激光机(美国VISX公司)。术后第1天复查,双眼角膜瓣复位良好,视力:右眼1.0,左眼1.0.电脑验光:右眼+0.50 D,左眼+0.75 D。嘱患者术后第1周常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羟糖苷滴眼液4次/d,术后第2周停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氟米龙滴眼液,改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及羟糖苷滴眼液1周,4次/d。术后第3周及第4周羟糖苷滴眼液4次/d滴眼,不适随诊。

2012 Vol. 14 (7): 441-442 [摘要] ( 274 ) [HTML 1KB] [PDF 700KB] ( 2571 )
综 述
443 田蓉,陈有信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研究进展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是一种罕见的炎症性多灶性脉络膜病变,归类于白点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清,可能与免疫遗传易感性和异常的免疫反应相关.主要发生于中度近视青年女性,以眼底后极部多发的黄白色小点状病灶为特征,缺乏前葡萄膜炎和玻璃体炎体征.大多数患者视力预后较好,无需治疗,但其主要并发症——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引起永久、严重的视力损害.PIC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其他的有免疫抑制剂、光动力疗法、黄斑下手术及最近兴起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现就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定义、研究背景、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做一综述.

2012 Vol. 14 (7): 443-446 [摘要] ( 324 ) [HTML 1KB] [PDF 521KB] ( 2940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