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08年 10卷 5期
刊出日期:2008-05-25

专题论著
论 著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综 述
   
专题论著
321 瞿佳,王勤美,周翔天
中国屈光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协同研究初步分析

目的 针对多中心协同开展屈光手术研究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分析其成果及其对屈光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贡献,探索与之相关的研究形式和完成机制.方法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等19家医院多中心联合开展屈光手术的临床研究.在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屈光手术的临床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手术类型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眼内晶状体屈光手术(pha

2008 Vol. 10 (5): 321-324 [摘要] ( 212 ) [HTML 1KB] [PDF 454KB] ( 2614 )
325 毛俊峰,刘双珍,秦文娟,黄瑞尧,李风云,吴小影
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原代培养

目的 研究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uller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用半透明眼罩遮盖法建立豚鼠的近视眼模型.采用酶消化法培养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üller细胞的生长状况,以GFAP、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半透明眼罩遮盖豚鼠右眼2周后,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原代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贴壁生长,胞体较大、扁平,GFAP、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结论 酶消化法是培养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2008 Vol. 10 (5): 325-327 [摘要] ( 238 ) [HTML 1KB] [PDF 361KB] ( 2415 )
328 朱子诚,张金嵩,柯根杰,李秀娟,籍雪颖
单眼形觉剥夺对豚鼠后极部巩膜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中巩膜整合素Bl的表达及其与形觉剥夺的关系.方法 40只出生后1周花色豚鼠,右眼遮盖作为形觉剥夺组,左眼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遮盖2、4、8周和遮盖8周去遮盖1周后测量屈光度,眼科A超测定眼轴长度;对两组4个时间点眼球后壁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巩膜整合素β1蛋白和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形觉剥夺组4个时间点眼球后壁巩膜整合素β1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遮盖1周后,表达上调,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间相比

2008 Vol. 10 (5): 328-331 [摘要] ( 238 ) [HTML 1KB] [PDF 381KB] ( 2442 )
332 汪晖,吴星伟,朱剑锋,陈凤娥,吴颖,孙勇,宫媛媛
高度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测定分析

目的 检测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眼轴长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图fmuh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InfERG)各波的反应密度与潜伏期,并与正常人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 选择高度近视患者30例(30眼)和正常对照组30例(30眼),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mfERG检测黄斑部视网膜电图各波反应密度及潜伏期,分析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眼轴长度、中心凹部神经上皮

2008 Vol. 10 (5): 332-334 [摘要] ( 248 ) [HTML 1KB] [PDF 368KB] ( 2345 )
论 著
335 刘丹,谭浅,李忠庆,丁芝祥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在H2O2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response-1,Egr-1)在经H202损伤后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经H2O2处理后2 h、8 h、24 h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Egr-1的表达,用MAIS3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光密度值,采用t检验分析其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H2O2作用后2 h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Egr-1多为强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为0.55±0.08;在H2O2作用后8 h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Egr-1多为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为0.4

2008 Vol. 10 (5): 335-337 [摘要] ( 207 ) [HTML 1KB] [PDF 342KB] ( 2238 )
338 王晨晓,陈湘君,贺极苍,瞿佳,吕帆
基于傅里叶频谱分析设计的汉字近视力表

本研究介绍一种汉字近视力表.本视力表将傅里叶抖频谱分析和心理物理学测试应用于汉字视标的选择,筛选出可视性相似的汉字作为同一张视力表的视标.在视力表的设计中,每行视标的个数保持一致,每相邻两行视标之间的行间距为下一行视标的高度,每一行的字间距为该行所在字的字宽,视标的增率采用0.1对数单位,增加可重复测试的小视标及低对比度视力表等.因被检者的阅读习惯距离存在差异,故规定标准检查距离为40 cm的同时设置25 cm作为备选测量距离.将它应用于常规测试对预测被检者辨认汉字的阈值和早期发现与视觉有关的眼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08 Vol. 10 (5): 338-345 [摘要] ( 209 ) [HTML 1KB] [PDF 545KB] ( 2545 )
342 葛玲,王霜玲
青少年非接触性眼压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青少年非接触性眼压计(non-contacttonometer.NCT)测量眼压值的影响因素.方法 门诊就诊青少年患者1132例(2264眼).测量双眼眼压值、眼球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所测得的数据采用SAS 8.2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年龄、眼别、眼球屈光度、屈光状况(近视、正视、远视的分组情况)、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对青少年NCT测量值的影响.结果 在2264眼中,近视眼1822眼(占80.48%),正视眼152眼(占6.71%),远视眼290眼(占12.81%).分别对右眼、左眼NCT测

2008 Vol. 10 (5): 342-345 [摘要] ( 267 ) [HTML 1KB] [PDF 386KB] ( 2587 )
346 季鹏,毕宏生,王兴荣,马晓华,王宝晶,王桂敏,王桂英
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球差变化的诸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切削深度、治疗光区直径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对术后球差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94例(185眼),患者屈光系统四阶球差值采用Zywave像差仪测量.术后第6个月患者球差值与术前值相减所得即为球差变化值(用△SA表示).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值采用Orbscan-Ⅱz裂隙光扫描地形图测量,记录术中治疗光区直径和切削深度.采用多元逐级回归方法 分析手术中切削深度、治疗光区直径和

2008 Vol. 10 (5): 346-348 [摘要] ( 229 ) [HTML 1KB] [PDF 340KB] ( 2389 )
349 邹燕红,张宁,刘熙朴
浅前房患者明暗环境条件下房角状态的变化

目的 观察浅前房惠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暗室/明室)前房角状态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符合下列条件者:裂隙灯周边前房深度≤1/4角膜厚度,压平眼压正常(≤21 mmHg),眼底视神经无典型青光眼性损害表现.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检查采用先暗室后明室的顺序.按常规检查中央前房深度和12、3、6、9点方位的房角结构.结果 共检查患者31例(62眼),其中男性5例,女性26例.中央前房深度:右眼为(1.98±0.21)mm,左眼为(

2008 Vol. 10 (5): 349-351 [摘要] ( 235 ) [HTML 1KB] [PDF 319KB] ( 2668 )
352 黄芳,王勤美,苏炎峰,张悦
Haigis公式预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

目的 评价Haigis公式预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理论性计算,比较不同公式的LASIK手术前后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率.LASIK手术患者31例(59眼),眼轴<28 mm.分别用Haigis、Holladay I、SRK/T公式计算LASIK手术前后等效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aigis、Holladay I、SRK/T公式计算LASIK手术前后等效眼屈

2008 Vol. 10 (5): 352-355 [摘要] ( 246 ) [HTML 1KB] [PDF 410KB] ( 2660 )
356 庞辰久,宋晓虹,王丽娅
Zyoptix XP与Hansatome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特点比较

目的 比较Zyoptix XP与Hansatome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特点.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50例(100眼)近视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50眼),分别用Zyoptix XP 120刀头、8.5 mm负压环与Hansatome角膜板层刀160刀头、8.5 mm负压环制作角膜瓣.制瓣前后分别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计算实际角膜瓣厚度.制瓣后分别测量角膜瓣横径、纵径和蒂的长度,进行成组的两两比较t检验以及相关性分析,评价两种角膜板层刀制瓣特点.结果 Zyoptix XP与Hansatome两

2008 Vol. 10 (5): 356-364 [摘要] ( 228 ) [HTML 1KB] [PDF 384KB] ( 2308 )
359 张晓蕾,吴夕,牛兰俊
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前后单眼注视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正常人及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患者的单眼注视野手术前后的变化,了解矫正术后眼球运动及对称性是否变化及其特点,探讨斜视手术方式及手术量之间的关系,为术后优化眼球运动提供依据.方法 两组对比实验,每组各20例,最佳矫正视力均≥4.8.A组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4(15~45)岁,无显性斜视,各方向眼球运动正常.B组为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患者组,平均年龄为19(10~42)岁.采用弓形视野计及Humphrey视野分析仪进行各组单眼注视野检查,其中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内、6周后重复检查.用SPSS 11.5统

2008 Vol. 10 (5): 359-364 [摘要] ( 202 ) [HTML 1KB] [PDF 660KB] ( 2435 )
365 王利华,徐文文,马鲁新,杨晓冉
儿童远视和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变化

目的 通过测量比较儿童远视和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变化,探讨调节对其屈光成分的影响.方法 对520例3~12岁儿童使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前后均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Zeiss 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K1、K2)、前房深度.对其中远视646眼、近视221眼的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测量值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 ①儿童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变短(P=0.01),角膜屈光力变小(K1 P=0.01;K2 P=0.04),前房深度加深(P=0.00).②儿童近视眼睫状肌麻

2008 Vol. 10 (5): 365-367 [摘要] ( 290 ) [HTML 1KB] [PDF 335KB] ( 2477 )
368 张帅,汤欣,南莉
使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前房直径的改变

目的 探讨使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直径的改变.方法 对109例(12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个月利用全景UBM测量水平前房直径和垂直前房直径,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水平前房直径为(11.58±0.43)mm,术后为(11.82±0.35)mm;术前垂直前房直径为(11.59±0.44)mm,术后为(11.87±0.33)mm.术前垂直前房直

2008 Vol. 10 (5): 368-370 [摘要] ( 212 ) [HTML 1KB] [PDF 332KB] ( 2257 )
371 戴旭锋,刘晓玲,赵惠玲
正常大鼠暗适应视网膜电图b波的光强-振幅曲线的观察

目的 观察正常SD大鼠暗适应视网膜电图b渡光强一振幅曲线的特点.方法 取完全暗适应状态SD大鼠12只.利用中性滤光片降低全视野刺激器固有光强度,按0.5个对数单位的间隔衰减得到7档(分别为-5.0、-4.5、-4.0、-3.5、-3.0、-2.5和-2.0 log cd·s·m-2),采用RETI-scan系统,自制的银环角膜电极和不锈钢针状电极,记录暗适应系列光视网膜电图.采用Naka-Rushton方法 分析b波的强度一反应函数.结果 b波阈强度为-4.5 log cd·8·m-2,饱和强度为-2.5 log

2008 Vol. 10 (5): 371-373 [摘要] ( 257 ) [HTML 1KB] [PDF 305KB] ( 2609 )
374 王开杰,朱思泉,王宁利,董结,翟长斌,王俊,郝晓琳
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 对屈光度为-8.25~28.00 D的32例(53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53眼均成功植入Verisyse人工晶状体.术后第6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4.7者占100%,最佳矫正视力≥4.9者占84.9%,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6%患者术后屈光度在预期的

2008 Vol. 10 (5): 374-379 [摘要] ( 220 ) [HTML 1KB] [PDF 407KB] ( 2586 )
377 王欢,贺忠江
四点阈值视野检查对快速筛查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国产YDS301视野计(简称YDS)四点阈值程序对快速筛查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瑞士Octopusl01型视野计(简称Octopus)和YDS对67例(75眼)青光眼患者分别进行视野检查.YDS选用四点阈值程序,Octopus选用GITOP程序,分别在定性、定量和每眼检测时间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定性诊断:以Octopus为准,YD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86.4%.定量诊断:YDS与Octopus的平均敏感度和平均缺损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9和0.865.每眼检测时阃分

2008 Vol. 10 (5): 377-379 [摘要] ( 253 ) [HTML 1KB] [PDF 313KB] ( 2593 )
380 王飞,卢奕,蒋永祥,方艳文,乐琦骅
角膜地形图中非白内障人群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分析

目的 观察非白内障人群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轴向的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角膜散光轴向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应用角膜地形图观察146例非白内障人群及8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轴向分布,对人群的角膜散光轴向与年龄、白内障、高度近视进行回归分析.对年龄匹配的非白内障人群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角膜轴向分布进行构成比的比较.结果 角膜散光轴向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OR=e0.8664,P<0.05),与白内障的发生及高度近视无显著相关性(P>0.05).非白内障人群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轴向均

2008 Vol. 10 (5): 380-382 [摘要] ( 236 ) [HTML 1KB] [PDF 335KB] ( 2455 )
临床研究
383 张怡,白继
不同糖皮质激素用药方法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的预防作用及不同用药方法 的效果.方法 设计前瞻性研究,对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208例(416眼)根据术后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实验组术后使用碘必殊滴眼液4次/d,用药1周,再用0.1%氟美瞳滴眼液3次/d、2次/d、1次/d,用药各1周.对照组术后用0.1%氟美瞳滴眼液4次/d、3次/

2008 Vol. 10 (5): 383-385 [摘要] ( 253 ) [HTML 1KB] [PDF 280KB] ( 2485 )
386 王华,梁荣,罗栋强
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视疲劳

目的 观察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早期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LASIK手术后第1周主诉视近疲劳症状的患者111例(222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术后常规用药外,治疗组加用施图伦滴眼液.定期观察两组视疲劳症状缓解情况并进行评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 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视疲劳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第1周两组的评分分别为5.62±2.18和6.04±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周和第3周,治疗组的视疲劳

2008 Vol. 10 (5): 386-388 [摘要] ( 270 ) [HTML 1KB] [PDF 342KB] ( 2633 )
389 王富彬,肖建业,孙晓坤
部分眼底病红外线及自发荧光影像特点初步观察

目的 观察部分眼底病眼底红外线(infrared ray,IR)和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AFl的影像特征.方法 采用HRA-2共焦激光扫描系统的IR模式和FA模式检测73例(85眼)眼底病患者,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5例(34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6例(16眼),黄斑裂孔5例(5眼),视网膜静脉阻塞17例(17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10例(13眼).结果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IR影像见散在不

2008 Vol. 10 (5): 389-400 [摘要] ( 228 ) [HTML 1KB] [PDF 477KB] ( 2493 )
392 陆炯,邢茜,陶建军,黄丽霞,孟逸芳
复合组织移行瓣在眼睑缺损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复合组织移行瓣做上、下睑再造手术,对上、下眼睑缺损进行修复,评价其在功能修复与外观美容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10例眼睑缺损患者行复合组织移行瓣再造手术,在距上睑或下睑缘3~4 mm处平行于睑缘全层切开,分离形成一皮瓣,分别上移行或下移行修复缺损处,如皮肤缺损较大,可再加游离植皮进行修复.术后随访时间为3~38个月,观察其修复形态和闭启程度.结果 10例患者术后眼睑缺损部位均得到满意修复,皮瓣及皮片成活,色泽良好,活动自如.结论 该手术可有效满足上或下睑部分全层缺损的修复,做到一期手术,一期愈合,达到功能

2008 Vol. 10 (5): 392-393 [摘要] ( 224 ) [HTML 1KB] [PDF 267KB] ( 2412 )
394 陶祥臣,石岩,李云杰,张慧卿,牟国营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散光性弱视的矫治作用

目的 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儿童散光性弱视的矫治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框架眼镜矫治效果欠佳的儿童散光性弱视23例(46眼),其中,单纯远视性散光5眼,复合远视性散光23眼,复合近视性散光14眼.混合散光4眼.依据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分为轻度弱视组(13眼),中度弱视组(22眼),重度弱视组(11眼).所有患儿配戴高透气性RGPCL,随访12个月,观察其矫治作用.结果 配戴RGPCL即时,矫正视力较框架眼镜提高1~4行,平均(2.

2008 Vol. 10 (5): 394-395 [摘要] ( 225 ) [HTML 1KB] [PDF 251KB] ( 2500 )
病例报告
396 李京,徐深,沈文静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移位致皱褶6个月处理1例

随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lK)的不断开展,角膜瓣的并发症随之而来.其中角膜瓣皱褶占有一定比例,大多数为出现后随即到医院处理,长期的角膜瓣皱褶较少见.

2008 Vol. 10 (5): 396-396 [摘要] ( 222 ) [HTML 1KB] [PDF 144KB] ( 2455 )
综 述
397 张聪,庞辰久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研究进展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 之一.由于该手术是在相对健康眼上进行,手术后的并发症引起了广泛重视.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是手术后并发症之一.LASIK手术中需要制作角膜瓣,手术后由于角膜瓣的存在,改变了原有角膜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使LASIK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临床表现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角膜上皮水肿、角膜瓣水肿、角膜层间积液、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性反应、角膜扩张及"低眼压"等表现,使早期诊断困难.易造成漏诊、误诊.对

2008 Vol. 10 (5): 397-400 [摘要] ( 221 ) [HTML 1KB] [PDF 431KB] ( 2242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