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6年 18卷 12期
刊出日期:2016-12-25

专家共识
专家述评
专题论著
论 著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综 述
   
专家述评
705 李莹
多元化屈光手术的设计与抉择
矫正屈光不正的屈光手术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越来越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材料,越来越娴熟求精的手术技巧和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已经是毫无置疑的现状。面对多元化的手术方式,如何个性化地选择手术方式和进行准确的手术设计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提高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满意度。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仍是目前最主流的屈光手术方式。
2016 Vol. 18 (12): 705-708 [摘要] ( 467 ) [HTML 1KB] [PDF 5491KB] ( 7510 )
专题论著
709 张军燕,李莹
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早期效果
目的 分别比较智能脉冲技术(SPT)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与普通TPRK,SPT辅助的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普通FS-LASIK治疗近视的早期视力结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表层手术组:纳入行SPT辅助的TPRK手术患者19例(36眼)为SPT-TPRK组,行普通TPRK手术患者21例(40眼)为普通TPRK组,分别记录患者术后3 d、10 d、1个月及3个月时的裸眼视力(UCVA);板层手术组:纳入接受SPT辅助的FS-LASIK患者25例(49眼)为SPT-FS-LASIK组,接受普通FS-LASIK手术患者24例(48眼)为普通FS-LASIK组,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 d、10 d、1个月及3个月时的UCVA;记录各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角膜地形图表面规则指数(SRI)和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普通TPRK组和SPT-TPRK组相比,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角膜地形图SRI和SA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普通FS-LASIK组与SPT-FS-LASIK组相比,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7,P<0.01),2组之间术后1、10 d的U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T-FS-LASIK组UCVA更好;术后1 d 2组UCVA≥1.0的术眼比例分别为25%、39%,术后10 d分别为61%、7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个月的角膜地形图SR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1),SPT-FS-LASIK组较低。结论 与普通FS-LASIK相比,SPT-FS-LASIK术后患者早期视力更优,接受SPT辅助的TPRK或FS-LASIK手术的患者中有更大比例在术后早期获得好的UCVA。
2016 Vol. 18 (12): 709-713 [摘要] ( 472 ) [HTML 1KB] [PDF 5124KB] ( 2710 )
719 刘磊,栗静,王恒,朱爱斌
前房深度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形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前房深度(ACD)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术后房角形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选取已接受PPC-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0例(132眼)。根据患者术前ACD分为3组:A组:ACD<3.0 mm;B组:3.0≤ACD<3.5 mm;C组:ACD≥3.5 mm。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对患者进行眼前节生物测量。检测指标包括中央ACD、0°与180°方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虹膜小梁空间面积(TISA500)和巩膜突角(SSA)。使用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AOD500(0°、180°)(r=0.51、0.47),TISA500(0°、180°)(r=0.55、0.52)和SSA(0°、180°)(r=0.46、0.58)测量值均与ACD呈正相关(P<0.01)。术后3个月时,3组患者平均ACD、AOD500、TISA500以及SSA测量值较术前均下降(P<0.05)。3组患者的AOD500(F=7.00、5.08)、TISA500(F=6.42、3.06)以及SSA(F=7.20、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的3个指标值均低于B组和C组(P<0.01),而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的AOD500、TISA500和SSA在术后发生相同比例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拱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P<0.05),A组和B组拱高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3个月时AOD500(0°、180°)(r=0.54、0.50),TISA500(0°、180°)(r=0.49、0.48)及SSA(0°、180°)(r=0.60、0.61)手术前后变化率均与拱高呈正相关(P<0.01)。3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房角关闭,手术前后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C-ICL植入术后房角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浅前房患者术后前房更浅、房角更窄,且拱高较高者术后前房形态改变更为明显。
2016 Vol. 18 (12): 719-723 [摘要] ( 355 ) [HTML 1KB] [PDF 5124KB] ( 2575 )
724 董晶,高晓唯,胡裕坤,李文静,郭云林,蔡岩,曹丽萍,刘李平,李晓红
Pentacam与前节OCT测量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比较

目的 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术后患者应用三维眼前节全景分析仪(Pentacam)与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拱高及其他眼前节参数,分析2种仪器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50例(100眼)PPC-ICL植入术术后复查患者,分别应用Pentacam和前节OCT测量眼前节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Bland-Altman图法对二者差异性和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entacam测得拱高值为(353.8±124.0)µm,前节OCT测得拱高值为(536.2±150.8)µ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2,P<0.05),两者呈高度正相关性(r=0.905,P<0.05),Pentacam测得拱高比前节OCT测得拱高低(182.4±65.3)µm,其差值95%一致性区间为54.3~310.5 µm。结论 Pentacam与前节OCT均能为我们提供拱高值,Pentacam测量值显著低于前节OCT测量值,在临床工作中应该综合分析。

2016 Vol. 18 (12): 724-728 [摘要] ( 522 ) [HTML 1KB] [PDF 5329KB] ( 2490 )
专家共识
714 徐婧,罗岩,林燕楠,李莹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索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术后1年拱高的变化趋势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因高度近视接受PPC-ICL植入手术患者69例(134眼),术后随诊时间大于1年。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程序检查患者术后1个月和1年时的拱高和瞳孔直径,并分析瞳孔直径、白到白距离(WTW)、PPC-ICL度数和PPC-ICL长度影响拱高的程度。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1个月拱高112~1 131 µm,平均(576±247)µm;术后1年拱高159~1 168 µm,平均(512±238)µm,术后1年和术后1个月相比,拱高减小-210~135(65±85)µm(F=7.11,P<0.01)。回归模型显示,术后1个月、1年拱高与等效球镜度呈负相关,与PPC-ICL度数和PPC-ICL长度呈正相关(调整R2=0.389、0.434,F=17.75、21.15,P<0.01)。回归模型显示,术后1年WTW越大,拱高减少越明显,而PPC-ICL长度和拱高变化呈负相关,PPC-ICL长度越大,拱高的变化越小(调整R2=0.500,F=7.99,P<0.05)。结论 PPC-ICL植入术后1年内拱高有减小趋势。拱高大小受患者等效球镜度、PPC-ICL度数和长度的影响,拱高变化量受WTW和PPC-ICL长度影响。
2016 Vol. 18 (12): 714-718 [摘要] ( 363 ) [HTML 1KB] [PDF 5142KB] ( 2700 )
论 著
729 向阳,李轩,汤欣
PTEN抑制剂对脂多糖诱导兔角膜基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抑制剂双过氧化矾(BPV)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兔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选取1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兔角膜基质细胞并常规培养。取第2代细胞随机分为不同浓度梯度的LPS组(0.1、1、10 µg/ml)及BPV组(250、500、1 000 nmol/L)进行预实验,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以确定合适的LPS及BPV浓度。实验组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BPV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以上各组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PTEN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上清液中IL-6及IL-8的分泌量。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在预实验的MTT比色法检测中,不同浓度梯度的LPS、BPV均可降低角膜基质细胞存活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32、17.82,P<0.01),选取1 µg/ml、500 nmol/L分别作为LPS、BPV的实验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BPV组IL-6、IL-8 mRNA的表达量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65、42.59,P<0.01),两两比较显示LPS组IL-6、IL-8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29±0.19、1.11±0.0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1.00±0.00)(P<0.01),而LPS+BPV组IL-6、IL-8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17±0.08、0.92±0.15)明显低于LPS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LPS+BPV组细胞PTE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t=29.39,P<0.01)。3组p-AKT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83,P<0.01),两两比较显示LPS+BPV组p-AKT的蛋白表达量(0.82±0.07)明显高于LPS组(0.63±0.05)(P<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3组上清液中IL-6、IL-8相对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41、27.13,P<0.01),与LPS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和LPS+BPV组的IL-6、IL-8的相对浓度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EN的抑制剂BPV可下调由LPS诱导的兔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因子IL-6、IL-8 基因表达及分泌,抑制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反应,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2016 Vol. 18 (12): 729-735 [摘要] ( 319 ) [HTML 1KB] [PDF 7560KB] ( 2096 )
736 孙瑞竹,江俊宏,梁远波,彭显耀,徐祥,张聪,郑景伟,吕帆
温州市社区老年眼病筛查报告之一:视力损伤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筛查与转诊情况
目的 调查温州市区50岁及以上社区人群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病及中重度视力损伤及后续转诊情况。方法 调查研究。在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根据自愿原则,对温州市区124个社区共31 170例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眼病筛查,包括生活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和眼底照相。对于视力下降至0.3或以下,存在明显白内障或其他眼病的受检者建议转诊。采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1 170例受检者中,检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0 023例,检出率为32.16%,随年龄增长,白内障的检出率增高(趋势χ2=4049.64,P<0.01)。各年龄组中,女性人群白内障检出率均高于男性(50~59岁:χ2=8.70,P<0.01;60~69岁:χ2=46.78,P<0.01;70~79岁:χ2=52.21,P<0.01;≥80岁:χ2=32.26,P<0.01)。中度视力损伤(双眼中较差眼日常生活视力<0.3且≥0.1,较好眼视力≥0.1) 5 657例,检出率为18.15%;单眼盲和重度视力损伤(双眼中较差眼生活视力<0.1,较好眼≥0.1) 2 161例,检出率为6.93%;双眼盲和重度视力损伤(双眼日常生活视力<0.1) 604例,检出率为1.94%。随年龄增长,中度视力损伤(趋势χ2=217.14,P<0.01)、单眼盲和重度视力损伤(趋势χ2=165.14,P<0.01)以及双眼盲和重度视力损伤(趋势χ2=57.58,P<0.01)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白内障患者中较好眼视力<0.3者1 398例,占白内障总人数的13.95%,其中1 061例(75.90%)受检者接受转诊治疗卡表示愿意至医院就诊,最终有449例至眼视光医院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转诊率为32.12%。结论 温州市区50岁及以上社区人群中视力损伤及白内障的检出率较高,社区人群仍缺乏视觉健康意识,应加强眼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
2016 Vol. 18 (12): 736-741 [摘要] ( 304 ) [HTML 1KB] [PDF 5883KB] ( 2563 )
742 王文莹,王晓贞,李继鹏,周金琼,付晶
儿童视网膜血管管径测量一致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观察者使用计算机辅助的视网膜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儿童视网膜血管管径的临床可靠性和一致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1名熟练研究者和3名新培训研究者背靠背应用IVAN定量测量软件对100例4~8岁儿童的眼底图像视网膜血管进行测量。测量4个象限靠近视盘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当量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当量。通过半自动软件计算动静脉管径比例。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将数据从低到高平均三等分转换成有序多分类资料,绘制列联表,并计算Kappa系数,评价3名新培训研究者分别与熟练研究者之间一致性;绘制Bland-Altman图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熟练研究者与3名新培训的研究者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当量分别为121.14±17.03、120.40±17.68、120.45±17.61、120.79±19.05,各研究者间ICC为0.943(0.923~0.960),Kappa值分别为0.702、0.745、0.744。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当量分别为181.66±29.33、181.55±29.31、181.23±30.12、181.53±31.46,各研究者间ICC为0.939(0.917~0.956),Kappa值分别为0.822、0.860、0.860。动静脉比值分别为0.67±0.06、0.66±0.07、0.67±0.06、0.67±0.06,各研究者间ICC为0.685(0.625~0.715),Kappa值分别为0.753、0.604、0.601。结论 利用IVAN软件对儿童视网膜血管直径进行测量一致性高,是可行和可靠的,可以为眼科医生定量分析视网膜血管直径提供依据。
2016 Vol. 18 (12): 742-746 [摘要] ( 302 ) [HTML 1KB] [PDF 5343KB] ( 2500 )
747 魏丽清,陈榆,廉恒丽,聂莉,傅映晖
SRK/T公式与优化Haigis公式在高度近视眼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应用SRK/T公式与优化Haigis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对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2种公式的精确度。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手术治疗,眼轴长度(AL)≥26 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38例(63眼)。术前用IOLMaster检查AL、角膜屈光力(K)、前房深度(AC),应用SRK/T公式及优化Haigis公式计算IOL度数,术中植入单焦点可折叠IOL,术后3个月或3个月以上进行主觉验光。2种公式术后屈光误差值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远视偏移比例比较采用McNemar配对检验,绝对误差值(AE)分布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种公式预留度数的差值及AE与AL、K及AC进行Peason相关分析,对2种公式误差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RK/T公式及优化Haigis公式术后平均屈光误差值分别为(-0.52±0.79)D与(-0.67±0.79)D,远视偏移比例分别为78%与86%。2种公式预留度数的差值与AL呈负相关关系(r=-0.27,P<0.05),与K呈正相关关系(r=0.73,P<0.01)。2种公式AE与AL呈正相关关系(SRK/T:r=0.43,P<0.01;优化Haigis:r=0.31,P<0.05)。AC≤3.5 mm时,SRK/T公式与优化Haigis公式屈光误差值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3.74-0.15AL(R2=0.27,F=3.88,P<0.05)与■=12.03-0.19K-0.13AL(R2=0.27,F=3.73,P<0.05);AC>3.5 mm时,SRK/T公式与优化Haigis公式屈光误差值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1.40AC-0.37AL(R2=0.62,F=13.40,P<0.01)与■=14.02+1.76AC-0.25K-0.35AL(R2=0.62,F=13.59,P<0.01)。结论 对于AL较长者,SRK/T远视偏移更明显,优化Haigis公式优于SRK/T公式。对于角膜曲率较大者,优化Haigis公式术后屈光远视偏移误差增大,SRK/T公式优于优化Haigis公式。当AC>3.5 mm,2种公式可适量减少预留近视度数。
2016 Vol. 18 (12): 747-756 [摘要] ( 361 ) [HTML 1KB] [PDF 5206KB] ( 2257 )
临床研究
751 孔倩倩,翟华蕾,程钧,王君怡,刘卫卫,李琳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原发病、发病时间、临床特征、主要致病菌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10月至2016年1月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发生真菌感染患者29例(34眼),其中男25例(86%),女4例(14%)。分析患者原发病、植片真菌感染与角膜移植间隔时间、发病月份、诱发因素、病灶特征、致病菌及治疗情况。数据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角膜植片真菌感染的34眼中,25眼(74%)既往接受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9眼(26%)接受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术前原发病大多为感染性角膜炎(24眼,70%)。植片发生真菌感染与角膜移植间隔时间为1~144个月,平均(39.5±43.0)个月,其中9眼(26%)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3眼(9%)发生于6~12个月。植片真菌感染发生时间多在9-11月(17眼,50%)。27眼(79%)真菌培养结果阳性,致病菌主要为镰刀菌(9眼,33%)和链格孢霉菌(6眼,22%)。29眼(85%)真菌感染灶局限于角膜植片,5眼(15%)同时累及角膜植片和植床。22眼(65%)位于植片中央及旁中央区,其中15眼病灶直径>4 mm,7眼≤4 mm;12眼(35%)位于植片周边区,病灶长径均<4 mm。27眼选择药物联合手术治疗,4眼选择单纯药物治疗,3眼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角膜移植术是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16眼,59%),其次是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6眼,22%)。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真菌感染多发生于秋季农忙季节。致病菌以镰刀菌和链格孢霉菌为主。角膜移植术是治疗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手术方式。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角膜植片真菌感染对视功能的影响。
2016 Vol. 18 (12): 751-756 [摘要] ( 283 ) [HTML 1KB] [PDF 6706KB] ( 2365 )
病例报告
757 何燕玲,元力,黎晓新
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儿童角膜带状变性一例
2016 Vol. 18 (12): 757-758 [摘要] ( 313 ) [HTML 1KB] [PDF 2800KB] ( 2342 )
759 骆文婷,乔彤,叶海昀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伴下颌-瞬目综合征一例
2016 Vol. 18 (12): 759-760 [摘要] ( 343 ) [HTML 1KB] [PDF 2352KB] ( 2339 )
综 述
761 陈迪,李莹
角膜近视屈光手术的个体化设计进展
近视是亚洲地区影响青壮年视力的主要眼病之一。角膜屈光手术是近视患者摘除眼镜,提高生活质量的主流选择。随着科技的进步,角膜屈光手术的方式逐渐多样化,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达到满意的术后视觉质量是每个屈光手术医师都面临的问题。笔者就角膜近视屈光手术的手术方式、参数、设备和切削模式的个性化设计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2016 Vol. 18 (12): 761-764 [摘要] ( 425 ) [HTML 1KB] [PDF 5663KB] ( 2484 )
765 戚梦莹,曾庆延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拱高作为评价术后安全性最重要的指标,其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目前发现前房深度、角膜横径、人工晶状体厚度、光线强度、调节等因素均对术后拱高有影响。现笔者就影响术后拱高的因素作系统综述,以期为术后安全性的评价提供帮助。

2016 Vol. 18 (12): 765-768 [摘要] ( 348 ) [HTML 1KB] [PDF 4961KB] ( 2533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