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0年 12卷 6期
刊出日期:2010-06-25

专家述评
专题论著
论 著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综 述
   
专家述评
401 张劲松
散光人工晶状体的应用进展

散光会造成视觉质量和视力的下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矫正.散光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是将散光矫正与人工晶状体的球镜度数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利用这种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是一种合理的、预测性强、术后效果更加稳定的屈光矫正方式.随着Toric IOL在临床应用的推广,这一技术的应用经验得到不断的积累,Toric IOL的适应证选择、植入技术、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日趋完善.

2010 Vol. 12 (6): 401-403 [摘要] ( 326 ) [HTML 1KB] [PDF 210KB] ( 2569 )
专题论著
404 周璐,黄振平
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观察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及拟调节力.方法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自愿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35例(50眼),随机分成2组:SN6AD3组17例(25眼),植入非球面MIOL(AcrySof ReSTOR SN6AD3);SN60D3组18例(25眼),植入MIOL(AcrySof ReSTOR SN60D3).术后3个月时,检查裸眼及矫正远视力、裸眼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波前像差、调制传递函数、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并问卷调查近阅读脱镜率.对两组术后视力及近阅读脱镜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波前像差、调制传递函数、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前像差:3 mm瞳孔直径时,SN6AD3组的总高阶像差小于SN60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2,P=0.007);5 mm瞳孔直径时,SN6AD3组的球面像差Zernike C12、4阶高阶像羞及总高阶像差均小于SN60D3组(P<0.05).调制传递函数:在3 mm和5 mm瞳孔直径下,SN6AD3组在各空间频率(5、10、15、20、25、30 c/d)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大于SN60D3组,除空间频率为5 c/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7,P=0.192)外,其余空间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近拟调节力:SN6AD3组为(0.925±0.549)D,SN60D3组为(0.964±0.58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7,P>0.05).对比敏感度:无眩光时,在各空间频率(3、6、12、18 c/d)下,SN6AD3组的对比敏感度均大于SN60D3组(P<0.05);眩光时,SN6AD3组的对比敏感度亦大于SN60D3组,但仅在空间频率为3 c/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5,P<0.01).近阅读脱镜率:SN6AD3组为80%,SN60D3组为7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9,P=0.508).结论 ReSTOR衍射型非球面MIOL能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和拟调节幅度,非球面设计的MIOL对比敏感度较球面设计的MIOL有明显提高.

2010 Vol. 12 (6): 404-409 [摘要] ( 298 ) [HTML 1KB] [PDF 441KB] ( 2423 )
410 孙懿,郑丹莹,宋婷婷
阶梯渐进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研究

目的 观察阶梯渐进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ReSTOR SN6AD1和SN6AD3)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于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6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为50~79岁.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按照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三组: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组(20例,40眼),SN6AD3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组(20例,40眼)及SN60WF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组(20例,40眼).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裸眼近视力、高低对比度裸眼中视力、裸眼远视力、裸眼汉字近视力、对比敏感度、最适阅读距离及阅读速度.对相关数据进行one-way ANOVA检验、Bonferroni比较、秩和检验或t检验.结果 裸眼近视力:SN6AD1组及SN6AD3组分别为(0.074±0.862)logMAR和(0.075±0.772)logMAR,明显优于SN60WF组[(0.351±0.691)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56,P=0.000;Z=-6.508,P=0.000).裸眼中视力:40 cm距离处的高、低对比度裸眼中视力比较,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85,P=0.000;F=9.672,P=0.000);63 cm处的高、低对比度裸眼中视力比较,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9,P=0.001;x2=8.018,P=0.018);而100 cm处高、低对比度裸眼视力比较,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17,P=0.152;X2=5.408,P=0.067).裸眼远视力: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55,P=0.460).裸眼汉字近视力:除少笔画低对比度情况外,SN6AD1组与SN6AD3组单、双眼的高、低对比度汉字近视力均优于SN60W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敏感度:在明光、暗光、明光眩光、暗光眩光时,SN6AD1组与SN6AD3组中低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稍低于SN60W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适阅读距离和阅读速度:SN6AD1组、SN6AD3组和SN60WF组的最适阅读距离分别为(38.5±3.1)、(32.8±3.9)、(47.6±4.7)cm;阅读速度分别为(173.7±58.1)、(179.3±23.6)和(106.9±31.0)字/分,SN6AD1组和SN6AD3组均较SN60WF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3,P=0.001;Z=-4.522,P=0.000).结论 SN6AD1和SN6AD3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提供较SN60WF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更好的近视力、40 cm及63 cm高低对比度裸眼中视力,以及更舒适的阅读距离和更快的阅读速度.SN6AD1人工晶状体能提供较SN6AD3更优秀的40 cm及63 cm高低对比度中视力.

2010 Vol. 12 (6): 410-415 [摘要] ( 310 ) [HTML 1KB] [PDF 424KB] ( 2472 )
416 贾文妍,赵桂秋,王青,车成业,成伟,王谦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全程立体视觉质量分析

目的 比较双眼植入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术后的近、中、远视力和立体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46例(92眼),年龄45~67岁.按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两组:ReSTOR+3D(AcrySof ReSTOR SN6AD1)MIOL组23例(46眼),AcrySof IQ(AcrySof IQ SN60WF)SIOL组23例(46眼),均非同期手术.患者分别于第二只眼术后3个月时检查裸眼及配戴最佳远距离矫正眼镜时的近、中、远视力和立体视锐度,并对术后患者主观立体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样本率之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近、中视力及最佳矫正近、中距离视力比较,MIOL组明显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6.2、23.7、29.3、25.0,P均<0.05);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及最佳矫正下的立体视锐度比较:MIOL组的近立体视锐度明显优于SI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6.3和23.5,P均<0.05);MIOL组的中距离立体视锐度亦优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5.2和12.6,P均<0.05);而两组的远立体视锐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OL组对近、中距离立体视觉质量的满意度为4.05±0.25和4.25±0.25,均高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4和5.1,P均<0.05);而两组对远距离立体视觉质量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TOR+3D MIOL的近、中距离视力和立体视锐度明显优于SIOL,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立体视觉质量,患者术后对近、中距离立体视觉质量的满意度更高.

2010 Vol. 12 (6): 416-419 [摘要] ( 287 ) [HTML 1KB] [PDF 281KB] ( 2307 )
420 宋彩萍,赵云娥
Tecnis ZM900和Rezoom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比较

目的 比较Tecnis ZM900和Rezoom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的视功能情况.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36例(40眼),年龄55~83岁.按照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两组:Tecnis组22例(25眼),植入TecnisZM900 MIOL;Rezoom组14例(15眼),植入Rezoom MIOL.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的屈光状态及最佳矫正远视力,远、中、近距离裸眼视力,并检查明、暗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和球差.采用两样本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远视力、100 cm中距离视力比较,Rezoom组优于Tecnis组(t=0.85、2.50、2.15,P<0.05).两组63 cm中距离视力和40 cm近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0.45,P>0.05).33 cm近视力比较,Tecnis组优于Rezoom组(t=5.52,P<0.05).暗光条件下低频(3、6 c/d)对比敏感度比较,Tecnis组优于Rezoom组(t=2.15、3.01,P<0.05);而两组暗光下高频和明光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4、5 mm瞳孔直径下,Tecnis组全眼球差均低于Rezo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2.28、4.00,P<0.05).结论 Rezoom MIOL能提供较好的远、中距离视力,近视力相对较差;Tecnis ZM900 MIOL能提供较好的远、近视力,中距离视力相对较差.相对于Rezoom MIOL,Tecnis ZM900 MIOL的非球面设计降低了全眼球差,改善了暗光大瞳孔下的低频区对比敏感度.

2010 Vol. 12 (6): 420-423 [摘要] ( 354 ) [HTML 1KB] [PDF 302KB] ( 2275 )
424 李威威,汤欣,宋慧,邢晓杰
球面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度对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

目的 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囊袋内植入后,不同IOL的倾斜度对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5例(75眼),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64.6±6.3)岁.按照植入IOL的类别分两组,非球面ZA9003组40例(40眼),球面AR40E组35例(35眼).术后2个月进行随访,散瞳至8 mm后,用Pentacam眼前节成像系统采集Scheimpflug图像,分析IOL的倾斜度与偏心值,i-Trace采集5 mm瞳孔直径下的各空间频率(5、10、15、20、25、30 c/d)MTF值.两组再根据倾斜度大小以0.5°为组距分为小、中和大3个倾斜度组.采用SPSS 17.0软件对倾斜度与偏心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两种IOL组间的倾斜度与偏心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倾斜度组间及其所对应的空间频率下的MTF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球面与非球面IOL的倾斜对MTF的影响用中心调整后的数值进行Kolmogorov-SmirnovZ检验.结果 所有IOL的倾斜度与偏心值无显著相关性(r=0.183,P=0.051).ZA9003组和AR40E组患者IOL的平均倾斜度分别为(0.93±0.71)°、(1.12±0.73)°,平均偏心值为(0.13±0.10)mm、(0.18±0.12)m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ZA9003组小、中、大倾斜度组的平均倾斜度分别为(0.28±0.15)°、(0.78±0.12)°、(1.67±0.60)°,AR40E组分别为(0.38±0.20)°、(0.71±0.12)°、(1.77±0.5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A9003组小、中、大倾斜度组的平均偏心值为(0.09±0.05)mm、(0.11±0.08)mm、(0.16±0.12)mm,AR40E组分别为(0.15±0.06)mm、(0.13±0.15)mm、(0.16±0.08)m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 mm瞳孔直径下,ZA9003组与AR40E组各倾斜度组在各空间频率下的MT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ZA9003与AR40E组各倾斜度组的各空间频率的MTF值经中心调整后比较,在小倾斜度组和中倾斜度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倾斜度组只有在空间频率为20、25 c/d时两种IOL的MTF值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Z=2.465、1.017,P<0.05),其他空间频率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现在的手术技术条件下,非球面IOL对大倾斜度所造成的视觉质量改变在一些空间频率下比球面IOL敏感.但是,无论是球面还是非球面的IOL的倾斜都不足以引起人眼视觉质量的明显改变.

2010 Vol. 12 (6): 424-428 [摘要] ( 304 ) [HTML 1KB] [PDF 398KB] ( 2563 )
429 郭海科,金海鹰,Gerd.U.AUFFARTH,张洪洋
应用优化计算方法与计算机软件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

目的 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并开发为计算机软件,评价其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 对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包括:角膜屈光力的矫正计算;人工晶状体有效位置的计算与双K值法(double-K method)的应用;标准化计算公式的应用.将计算方法编写为计算机应用软件(IOL calculator for post-refractive cases).应用该软件对49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进行计算,以白内障手术后实际屈光状态为标准,预测屈光状态与实际屈光状态之间的差异为预测误差,预测误差的绝对值为绝对预测误差.以SPSS 11.0软件分析预测误差与绝对预测误差的平均值与分布.结果 白内障手术后屈光状态为-2.50~0.75 D,平均为(-0.78±o.83)D,3眼(6.1%)为正视,36眼(73.5%)为近视,10眼(20.4%)为远视.预测误差为-1.26~1.96 D,平均(-0.02±0.75)D,接近于正视性屈光状态.绝对预测误差为0~1.96 D,平均(0.62±0.42)D,绝对预测误差≤0.5 D者19眼(38.8%),>0.5 D且≤1.0 D者22眼(44.9%),>1.0 D且≤1.5 D者7眼(14.3%),>1.5 D 且≤2.0 D者1眼(2.0%).结论 通过优化计算方法与开发计算机软件,可以充分简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过程,并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010 Vol. 12 (6): 429-432 [摘要] ( 319 ) [HTML 1KB] [PDF 334KB] ( 2401 )
论 著
433 季迅达,陈霞芳,闫慧,赵培泉,黄倩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联合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杀伤性研究

目的 研究条件复制型腺病毒(CRAd)联合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更昔洛韦(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系Y79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将携带HSVtk的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复制必需基因E1A的CRAd,即Ad-hTERT-E1A-CMV-HSVtk感染Y79细胞和原代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通过测量Y79和hRPE细胞感染病毒后0 h、24 h、48 h和72 h时的病毒滴度,观察CRAd在Y79细胞中的选择性复制情况.CRAd联合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Y79细胞的杀伤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细胞未经GCV和腺病毒处理的阴性对照组,感染野生型腺病毒dl309的阳性对照组,单独应用GCV组,单独应用CRAd组及CRAd联合GCV处理组.以1、10、50和100感染复数(MOI)的CRAd或dl309感染Y79细胞.病毒感染48 h后,培养液换成含10 μg/ml的GCV或不含GCV的新鲜培养液.细胞继续培养3 d后分别以生物发光成像(BLI)和CCK-8方法检测各组Y79细胞的生物发光强度和细胞存活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细胞的生物发光强度和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Y79细胞感染CRAd后的72 h内,病毒量呈指数级增加,较感染前增加了 100多倍.CRAd在hRPE细胞中无明显复制.BLI和CCK-8检测均发现,在低剂量(MOI≤10)时,CRAd及其联合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Y79细胞无明显的杀伤效应.在高剂量(MOI≥50)时,CRAd对Y79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其联合HSVtk/GCV后,杀伤作用更明显.在50和100 MOI时,CRAd可分别导致大约20%和30%的细胞死亡,其联合GCV后,可分别导致50%和80%的细胞死亡.结论 CRAd可在Y79细胞中选择性大量复制,其联合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Y79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2010 Vol. 12 (6): 433-437 [摘要] ( 397 ) [HTML 1KB] [PDF 358KB] ( 2414 )
438 蒋自培,温积权,徐建国,孔丽萍
人角膜基质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分别取第3代人MSC和自行培养的第3代人角膜基质细胞共同培养1周,实验组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中培养,对照组不放置Transwell小室培养.1周后,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人MSC光镜特征、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电镜结构,对被诱导分化的细胞进行综合鉴别.结果 第3代人MSC和人角膜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均能够较快贴壁生长.两种细胞共同培养1周后,可见部分细胞形态上呈上皮细胞特征,单克隆抗体AE1染色呈阳性,电镜下可见微绒毛、桥粒和张力丝等典型上皮细胞结构特征.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MSC在人角膜基质细胞的诱导下可能会分化为人角膜上皮样细胞.

2010 Vol. 12 (6): 438-440 [摘要] ( 323 ) [HTML 1KB] [PDF 258KB] ( 2175 )
441 王青,吴义丽,李慧,赵桂秋
屈光参差眼的屈光结构分析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眼屈光要素的差异程度对屈光参差的形成作用.方法 收集双眼等效球镜度数差>2.00 D的屈光参差患者91例,按屈光参差类型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和近视性屈光参差2组.用日本Topcon KR.8800自动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度数和角膜曲率(CC).用法国Quantel 0459 A型超声生物测量仪测量双眼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长度(VCL)及眼轴长度(AL),将患者的双眼进行自身对照观察,所测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屈光参差眼各屈光要素与年龄及分组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屈光参差眼的屈光要素与眼轴的关系采用偏相关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者双眼之间只有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存在差异(tVCL=9.506、3.654,P均<0.01;tAL=12.334、3.447,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屈光参差者双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与年龄无关;近视性屈光参差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大于远视性屈光参差眼(tK=4.600,P<0.01;tACD=2.894,P<0.01),而晶状体厚度没有差异;2组屈光参差者双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与眼轴长度无关,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相关(r=0.358、0.296,P<0.01).玻璃体腔的长度与眼屈光状态和眼轴都相关(r=0.975、0.979,P<0.01).结论 玻璃体腔长度的变化是屈光参差发生的内在根本原因.

2010 Vol. 12 (6): 441-444 [摘要] ( 271 ) [HTML 1KB] [PDF 284KB] ( 2393 )
445 高莹莹,胥亚男,庄铭忠,曾奕明,苏清炎,陈晓阳
眼睑松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眼睑松弛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各指标的关系,初步探讨眼睑松弛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期间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确诊为OSAHS的患者44例,行眼睑松弛度检查,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快速动眼期(REM)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数、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时间等参数.随机选择在我院体检中心做体检,无睡眠打鼾及睡眠质量问题,且既往无眼病史的正常人100名作为对照.OSAHS与正常对照组眼睑松弛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与无眼睑松弛者相关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眼睑松弛与A HI及BMI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44例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27例(61%),高于正常对照组(7%)(x2=5.007,P<0.01).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的AHI为(54.5±21.0)次/h,明显高于无眼睑松弛者(31.1±21.9)次/h(t=3.229,P=0.036);眼睑松弛者的BMI为(29.7±4.8)kg/m2,明显高于无眼睑松弛者(25.3±3.5)kg/m2(t=3.556,P=0.006).眼睑松弛与AHI及BMI成正相关(r=0.494、0.447,P<0.05),而与REM及SaO2<90%的时间等参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睑松弛多见于OSAHS患者,高的BMI和AHI是眼睑松弛的危险因素,提示肥胖和低通气可能是眼睑松弛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010 Vol. 12 (6): 445-447 [摘要] ( 247 ) [HTML 1KB] [PDF 237KB] ( 2204 )
448 叶良,王晓幸,蔡显锋,沈梅晓,王勤美
检影镜数字化视频系统的研制

目的 探索检影镜数字化视频系统的研制方法,为以后的相关开发研究和产品化莫定基础.方法 通过自制光学适配器来改造现有的检影镜光路;通过整合光学镜头、电荷耦合元件(CCD)和采集卡来改造电路;通过自主开发相应的软件来实现视频/图像和验光结果的捕获、存储和检索.结果 检影镜数字化视频系统的研制获得成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检影影动的同步示教、影动视频和验光结果的存储和检索功能.结论 通过对现有检影镜的光路和电路进行改造,结合软件开发可以实现检影镜数字化视频系统的研制.

2010 Vol. 12 (6): 448-450 [摘要] ( 271 ) [HTML 1KB] [PDF 228KB] ( 2300 )
451 王淼,齐虹,夏英杰,陈跃国
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降眼压药物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屈光回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01年7月至2009年11月期间,近视LASIK术后不同时期出现屈光回退、局部应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16例(30眼).收集用药前、用药后及停药后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显然验光屈光度数、Pentacam眼前节分析参数、Goldmann压平眼压值.将用药前后测量数据以及停药前后测量数据分别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眼压明显下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7,P=0.002);显然验光屈光度数、角膜屈光力及UCVA明显下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70、-3.36、-4.57;P=0.000、0.001、0.000);中央角膜厚度在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6,P=0.876).所有眼在用药前后的BCVA均达到1.0及以上.停药后与用药后相比,眼压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6,P=0.002);角膜屈光力、显然验光度数及UCVA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2、-2.52、-1.98;P=0.034、0.012、0.047);停药后中央角膜厚度无显著改变(Z=0.59,P=0.556).结论 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通过降眼压作用,对近视LASIK术后出现的屈光回退有显著的疗效,但停药后屈光回退仍可再次发生,故需长期维持用药.

2010 Vol. 12 (6): 451-454 [摘要] ( 317 ) [HTML 1KB] [PDF 297KB] ( 2348 )
455 崔尘,于靖,陈辉
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满意度和不适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及不适症状.方法 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例(200眼),随机分为波前引导组(A组,46例)和传统组(S组,54例).应用Allegretto Wave 1008准分子激光系统,Moria M2角膜刀制作130或160μm角膜瓣,手术光学区直径≥6.5mm.手术前后均进行明、暗光下的视力、对比敏感度和高阶像差等检查,并于术前填写手术原因(8项)及不适症状问卷(9项),术后1、3和6个月填写满意度和不适症状问卷(18项).问卷用模拟刻度表示,总分为10分,分4个等级描述.随访6个月,对相关数据分别行配对t检验、成组f检验、卡方检验或者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组和S组患者均以提高裸眼视力为最主要手术目的 (均为100%,得分9.60vs 9.56),其次是为了去除眼镜(86.9%vs96.3%,得分7.98 vs 9.30).术后6个月时,A组和S组对手术满意程度分别为100%和96.3%(得分8.67 vs 8.80),并且愿意推荐给朋友和家人;91.3%的A组和100%的S组患者对视力提高的速度满意(8.20 vs 8.86),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3,P=0.0294).术后6个月时,A组和S组有明显眩光、光晕、夜间驾车困难等不适症状的分别为4.3%、0、8.7%和7.4%、7.4%、3.7%,较术前减轻.两组的眼干症状比术前加重,且A组比S组明显(t=3.1761,P=0.0026).眩光、光晕与手术光学区直径有显著相关性(r=0.2453、0.2098,P<0.05).夜间驾车困难与手术过渡区直径、光学区直径、切削深度、术后四阶球差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2871、0.2354、-0.2580、-0.2781,P<0.05).结论 波前引导LASIK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但并不优于传统LASIK;眩光、光晕、夜间驾车困难等不适症状较术前降低,而干眼症高于术前和传统LASIK.

2010 Vol. 12 (6): 455-460 [摘要] ( 251 ) [HTML 1KB] [PDF 399KB] ( 2185 )
461 诸葛晶,吕帆,叶恬恬,陈浩
智障儿童眼部筛查结果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温州地区特殊学校就读的智障儿童进行眼部健康筛查,了解智障儿童的眼部健康问题,分析相关因素,以提供相应的视觉矫正和治疗措施,及探索如何为智障儿童的眼部健康提供有效的服务.方法 调查研究.对在温州地区特殊学校就读的342名智障儿童进行眼部健康筛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视力检查、眼位检查、色觉检查、眼前段检查、内眼检查以及屈光不正检查.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求百分比.并针对存在的视觉问题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医学处理.结果 筛查患儿智力残疾为轻度至中度,心理与情绪等适应能力轻度或中度障碍,能参与部分社区活动.眼科检查发现,正视眼占46.6%,屈光不正均以低度屈光不正状态为主,大部分能通过眼镜矫正达到5.0;眼位检查显示正位眼占67.2%,隐斜视占12.9%;色觉正常者占81.9%,色觉存在明显异常者占6.4%;外眼及眼前段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者占92.7%;内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者占81.1%.这些患儿眼部的异常主要是眼球震颤(占50.0%)和白内障(占28.3%).结论 智障儿童的眼部问题现患率比普通儿童高,但还是以屈光不正、眼球震颤、白内障等为主,大多为可矫正和可康复的,可以通过眼镜、手术或视觉康复等提高视功能.

2010 Vol. 12 (6): 461-464 [摘要] ( 239 ) [HTML 1KB] [PDF 312KB] ( 2381 )
临床研究
465 韩丁,薛超,李筱荣,吴淑英,张颖
变距查视力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结合临床检查视力的实际情况,探索变距查视力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来院就诊的76例(152眼)患者,分别在5 m、2.5 m处进行视力检查.记录不同距离处的视力值及检查所用时间.在5 m处直接记录测得的视力值为5 m处视力.2.5 m处测得的视力值加上对应的校正值即得到相当于5 m处的视力值,记录为2.5 m处视力.视力记录方法采用5分记录法.应用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分别对5 m、2.5 m处的视力、检查所用时间及3个年龄组间(≤14岁组、~60岁组、>60岁组)的2个距离之间视力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m、2.5 m处所测得的视力分别为4.50±0.34和4.51±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0,P=0.052).2个距离检查所用时间分别为(92.9±14.3)s和(78.6±14.0)s,在2.5 m处用时较5 m处少(t=20.628,P<0.05).将3个年龄组间2个距离之间所测得的视力差异进行比较,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3,P<0.05).≤14岁组两处视力差异大于~60岁组(P<0.05)及>60岁组(P<0.05).结论 变距查视力,所得的视力结果基本与设定距离相同,且能节省检查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0 Vol. 12 (6): 465-467 [摘要] ( 241 ) [HTML 1KB] [PDF 217KB] ( 2252 )
468 杨晓钊,朱秀萍,银勇,王亚妮,安娜
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内皮功能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结构,以指导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方法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白内障患者1910例(3423眼),按合并疾病的不同分组:A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1511例;B组为合并青光眼组,22例;C组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179例.再将A组按年龄段分为40~59岁组,60~79岁组,≥80岁组(高龄组).所有患者术前检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细胞平均面积(AVE)、六棱细胞比例(HEXA)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整体比较,组内两两之间差异采用Tukev法.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D较低、AVE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X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CD较低、AVE较大、HEXA较少,但与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组,≥80岁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CD较低、AVE较大、HEXA较少,与40~59岁组、60~79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可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平均细胞面积增大;糖尿病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影响.随年龄增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平均细胞面积增大,六棱细胞比例减小.

2010 Vol. 12 (6): 468-470 [摘要] ( 289 ) [HTML 1KB] [PDF 222KB] ( 2407 )
病例报告
471 胡云,孙心铨,亓程鹏,张海宁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观察一例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AZOOR)是原发于视网膜视细胞的急性视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个或多个区域视野缺损的症候群.

2010 Vol. 12 (6): 471-472 [摘要] ( 250 ) [HTML 1KB] [PDF 205KB] ( 2495 )
综 述
473 常平骏,赵云娥
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局限性

随着白内障手术逐渐发展成屈光手术,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适时出现和不断改进满足了大多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期望,成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重要部分.但至今为止,临床上所应用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仍远未达到完美,各种局限性值得眼科医师重视.本文以临床上常用的矫正散光的人工晶状体、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及矫正老视的人工晶状体为代表,对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局限性作一综述.

2010 Vol. 12 (6): 473-476 [摘要] ( 257 ) [HTML 1KB] [PDF 318KB] ( 2259 )
477 梁宗宝,吴瑜瑜
表皮生长因子与眼科疾病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条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的细胞中,可以刺激体内或体外培养的多种组织类型细胞的有丝分裂、增殖和分化.本文就表皮生长因子在角膜、晶状体、小梁网和视网膜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0 Vol. 12 (6): 477-480 [摘要] ( 234 ) [HTML 1KB] [PDF 339KB] ( 2295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