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4年 16卷 11期
刊出日期:2014-11-25

专家述评
专题论著
论 著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综 述
   
专家述评
641 唐东润
眼科影像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特点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中的CT、MRI、超声检查和OCT等在眼科临床已经广泛应用,提高了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水平。超声检查技术具有易于重复操作、无辐射的特点,对于眼内疾病和眼眶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较大,特别是眼内疾病优于CT、MRI;CT是眼眶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它既能清晰显示眼眶的正常结构又能明确反映占位病变及眶壁骨质的改变,其显示骨质改变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和MRI;MRI检查对于眼内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眼眶病变是否发生视神经管和颅内蔓延,以及恶性肿瘤的眶外蔓延或术后复查判断是否复发,MRI检查明显优于CT;OCT做为一种非接触、无损伤性活体形态学检查方法,对于眼内结构及疾病的检查诊断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总之,影像学检查拓展了眼科检查手段,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2014 Vol. 16 (11): 641-645 [摘要] ( 636 ) [HTML 1KB] [PDF 912KB] ( 2797 )
646 张虹,王雅梅,宋国祥
PET-CT在诊断眼部肿瘤全身转移中的价值

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眼部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确定恶性肿瘤发展程度、有无局部及全身转移,这些检查方法均不能一次完成。PET-CT应用计算机软件将PET和CT图像进行整合,同时得出显示病灶解剖部位和代谢异常的层面图像,通过定量分析病变区标准摄取值(SUV)进行诊断。目前已应用于脉络膜黑色素瘤、眼眶淋巴瘤、横纹肌肉瘤、泪腺腺样囊性癌等眼部恶性肿瘤及全身转移的诊断,为判断眼部肿瘤全身转移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

2014 Vol. 16 (11): 646-649 [摘要] ( 473 ) [HTML 1KB] [PDF 938KB] ( 2594 )
专题论著
650 崔乐乐,李明,沈梅晓,吕帆
应用超长扫描深度谱域OCT测量人眼角膜和巩膜弧矢高度及角巩膜缘形态

目的 使用超长扫描深度谱域OCT(UL-OCT)研究人眼的角膜和巩膜的弧矢高度和角巩膜缘的形态。方法 横断面研究。本研究共纳入40例被检者(80眼),其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25.8±2.8)岁。UL-OCT分别拍摄被检者的双眼,应用自行编写的程序量化分析及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距离角膜中央各个位置垂直及水平子午线上的角膜及巩膜的弧矢高度,测量角巩膜缘参数并使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比较各象限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被检者左右眼的同侧的角膜中央旁开1.5、3、5、7 mm处的角膜或巩膜的弧矢高度以及角巩膜缘转折点的X、Y轴坐标和该点距离角膜中央3 mm平均切向曲率的差异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水平子午线上,除X轴坐标之外,其余参数在鼻侧和颞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子午线上,所有参数在上侧和下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巩膜缘的转折点的X轴坐标在垂直子午线上较水平子午线上更靠近角膜顶点,Y轴坐标在鼻侧离角膜顶点最远。转折点距离角膜中央3 mm平均切向曲率的差异值在鼻侧最大(P<0.05),其他3个位置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右眼同侧的弧矢高度参数无明显差异。角巩膜缘在鼻侧较其他位置表现出更大的转折

2014 Vol. 16 (11): 650-654 [摘要] ( 425 ) [HTML 1KB] [PDF 1110KB] ( 2703 )
655 李栋军,陈伟,王子杨,杨文利
眼外伤所致眼内病理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

目的 探讨眼外伤所致眼内病理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3年1-12月因眼外伤行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1 156例(1 162眼),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部分病例经手术确定诊断,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 156例(1 162眼)的超声诊断包括玻璃体积血(1 071 眼)、眼内炎(78眼)、玻璃体后脱离(624眼)、视网膜脱离(521眼)、脉络膜脱离(221眼)、脉络膜上腔积血(117眼)等。眼外伤所致的玻璃体内膜状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为单一疾病表现典型,但多数患者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参考二维超声检查结果的同时,根据视网膜、脉络膜的血供特点,可以在错综复杂的眼内条带状回声中分辨出脱离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为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组部分病例经手术治疗。总体超声诊断与临床和手术诊断的符合率为99.1%。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眼外伤所致玻璃体内膜状病变是一种经济、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的诊断方法,根据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流特征分析方法,可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2014 Vol. 16 (11): 655-658 [摘要] ( 500 ) [HTML 1KB] [PDF 1123KB] ( 2579 )
659 陶奕瑾,赵灿,张扬,茶雪平,袁援生,钟华
垂体瘤患者视野缺损和视功能特点
目的 探讨垂体瘤患者视野损害、双眼视功能与垂体瘤体积的相关性及特点。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垂体瘤的42例患者的病历及视野资料。通过方差分析及线性相关分析研究视野缺损类型,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和视野指数(VFI)与垂体瘤体积的关系。结果 25例(占60%)患者因视力下降就诊。34例(占81%)患者视野异常,其中15例(占44%)表现为特征性的双眼颞侧偏盲。视野缺损较重眼MD、VFI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MD:r=    -0.548,P<0.01;VFI:r=-0.544,P<0.01)。以H-P-A进行分级的视野缺损中,各级之间MD、PSD、VFI、双眼整合VFI及肿瘤体积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F=24.517,P<0.01;PSD:F=3.452,P<0.05;VFI:F=27.431,P<0.01;双眼整合VFI:F=21.057,P<0.01;肿瘤体积:F=2.985,P<0.05)。结论 视力和视野损害是垂体瘤患者的眼部主要表现;不同大小的肿瘤造成的视野缺损类型多样,双眼视功能也有不同,随肿瘤体积增大,视野和视功能损害也逐渐加重。
2014 Vol. 16 (11): 659-662 [摘要] ( 651 ) [HTML 1KB] [PDF 1222KB] ( 2688 )
663 贺峰,金玉梅,李莹
应用谱域OCT观察LASIK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 使用谱域OCT(SD-OCT)观察LASIK对手术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系列病例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接受LASIK的30例(60眼)屈光不正患者,采用SD-OCT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0 d以及术后30 d的黄斑总容积(TMV)和中央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30例(60眼)患者术前BCVA(logMAR)为-0.063±0.041,TMV为(7.31±0.31)mm3,CRT为(220.3±21.1)μm,术后10 d时相应的指标分别为-0.043±0.081、(7.32±0.26)mm3、(221.6±20.8)μm,术后30 d时相应的指标分别为-0.074±0.061、(7.35±0.29)mm3、(219.8±22.9)μm。患者术后视力满意,术后10 d的CRT较之术前、术后30 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0 d的TMV仅与术后30 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前术后的TMV、CRT的改变程度与术前等效球镜度不相关。结论 LASIK术后短时间内黄斑区存在一定程度的视网膜水肿,程度与等效球镜度无关,并且不影响预后视力。
2014 Vol. 16 (11): 663-665 [摘要] ( 492 ) [HTML 1KB] [PDF 350KB] ( 2486 )
666 李环宇,冯旺强,查屹,郑海华
8~10岁矫正视力正常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值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测量8~10岁矫正视力正常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T)值,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75例(150眼)8~10岁矫正视力正常儿童志愿者,根据不同的屈光度分为远视组、正视组和近视组;采用三分位法根据眼轴长度分为20.35~22.42 mm组(D1组),>22.42~24.49 mm组(D2组),>24.49~26.56 mm组(D3组);运用EDI SD-OCT对受检者后极部黄斑中心凹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扫描;收集黄斑中心凹下(SF)距中心凹1 mm和3 mm处鼻侧(N)颞侧(T)上方(S)下方(I)的CT值,分别记为SF、N1、T1、S1、I1, N3、T3、S3、I3。分析受检者不同方位及性别、眼别、屈光度组、眼轴组CT值变化情况,运用直线相关分析影响因素与CT值的相关性。结果 受检者SFCT值为(297.44±55.32)μm,各方位中仅N1、N3、I3与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受检者SFCT值高于男性(t=-3.00,P<0.01)。女性远视组与正视、近视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近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近视、正视、远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所有受检者屈光度与SFCT值呈正相关(r=0.435,P<0.05),眼轴与SFCT值呈负相关(r=-0.542,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检者SFCT值随眼轴增长而下降,眼轴每增加1 mm,SFCT值下降23.58 μm(?/sx=848.82-23.58X)。结论 8~10岁视力正常儿童SFCT值为(297.44±55.32)μm,眼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2014 Vol. 16 (11): 666-670 [摘要] ( 459 ) [HTML 1KB] [PDF 1247KB] ( 2783 )
671 盛文燕,徐俊丽,张雨,诸力伟
应用OCT检测乙胺丁醇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害
目的 应用OCT测量服用乙胺丁醇的结核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探讨乙胺丁醇对视神经纤维的影响,以及OCT在诊断中毒性视神经早期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横断面研究。分析眼科门诊收集的93例(185眼)服用乙胺丁醇的结核患者,其中短疗程组(服用乙胺丁醇2个月)共49例(97眼),长疗程组(服乙胺丁醇6个月以上)共44例(88眼),以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共46例(92眼),应用OCT测量 3组各象限RNFL厚度,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此外对所有患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色觉、裂隙灯、眼底、视野检查。结果 短疗程组RNFL厚度:颞侧(90.35±12.58)μm,下方(145.91±17.18)μm,鼻侧(93.18±16.9)μm,上方(139.07±18.65)μm,平均厚度为(117.01±10.14)μm。长疗程组:颞侧(79.75±17.14)μm,下方(135.47±19.14)μm,鼻侧(91.17±20.23)μm,上方(130.44±21.50)μm,平均厚度(109.24±14.36)μm。对照组:颞侧(95.43±15.61)μm,下方(139.92±15.35)μm,鼻侧(90.06±15.61)μm,上方(140.71±19.02)μm,平均厚度为(116.49±11.49)μm。与对照组相比,短疗程组各象限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长疗程组的颞侧(P<0.01)、上方(P<0.05)及平均RNFL值(P<0.05)均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85眼中有6眼诊断为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其各象限RNFL较对照组薄。结论 短期服用乙胺丁醇(0.75 g·d-1)的患者未出现明显视神经纤维丢失及视功能损害,而长期服药者可出现RNFL的变薄,尤其是颞侧象限,这对诊断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早期病变有一定临床意义。
2014 Vol. 16 (11): 671-674 [摘要] ( 477 ) [HTML 1KB] [PDF 492KB] ( 2537 )
论 著
675 刘静,陈世豪,王一博,张佳,汪凌,许琛琛,王勤美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不规则角膜散光的视觉质量观察
目的 观察对不规则角膜散光患者施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非随机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不规则角膜散光患者12例(15眼),施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UCVA、BCVA、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记录术后角膜haze出现的时间与分级,以及安全性、有效性指数。数据采用重复样本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①UCVA均值术前为4.11±0.28,到术后3个月提高至4.88±0.16(F=36.706,P<0.05);BCVA均值术前为4.86±0.08,到术后个3月提高至4.98±0.09(F=5.075,P<0.05),且无一眼视力较术前下降;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指数为1.025,有效性指数为1.004。②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与平均柱镜度分别由术前的(-3.73±4.62)D、(-1.71±1.43)D,下降至术后3个月的(-0.03±0.09)D(F=-4.034,P<0.05)、(-0.38±1.14)D,(F=-9.192,P<0.05)。③术后3个月3、6、12 c/d   3种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④术后1个月haze出现2例,到术后3个月时全部消退。结论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可以有效矫正不规则角膜散光;改善不规则角膜散光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提高患者视觉质量。
2014 Vol. 16 (11): 675-678 [摘要] ( 517 ) [HTML 1KB] [PDF 1188KB] ( 2638 )
679 王进达,张景尚,李婧,王宁利,熊瑛,李晓霞,刘雪,赵晶,张晓慧,万修华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的视力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的视力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预估术后视力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46例(77眼) 高度近视(球镜度≥-6.00 D并且眼轴长度≥26 mm)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详细检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前、术后的BCVA、白内障严重程度(LOCS分级)、眼轴长度、眼底照相模糊程度及眼底病变程度,并进行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以术后6个月BCVA为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BCVA与术前BCVA、术前球镜度、眼轴长度、术前眼底像模糊程度、白内障严重程度、眼底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视力与术前BCVA(P<0.01)和眼底病变严重程度相关(P<0.01)。结论 对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与术前BCVA和眼底病变程度相关。

2014 Vol. 16 (11): 679-681 [摘要] ( 480 ) [HTML 1KB] [PDF 351KB] ( 2619 )
682 陈巍,李晓慧,曲东懿,冯晶晶
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标准研究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和屈光发育状况,探讨该年龄段儿童弱视筛查中的视力和屈光度筛选标准。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海淀区24所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3岁儿童采用图形视力表,4岁以上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屈光度检查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用M(Q1~Q3)描述各年龄组视力和屈光度的分布特征,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和屈光度分布差异,以百分位数法确定95%参考值范围。结果 球镜度M(Q1~Q3):3岁和4岁均为1.25 D(1.00~1.75 D),5岁和6岁均为1.50 D(1.00~1.75 D),3~6岁不同年龄组间球镜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0,P<0.01)。柱镜度:各年龄组均为-0.50 D(-0.75~-0.25 D),不同年龄组间柱镜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1,P<0.01),两两比较3岁和4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5,P<0.008),3岁儿童柱镜度较其他组偏小。视力:3岁为0.6(0.6~0.7),4岁为0.8(0.8~1.0),5岁和6岁均为1.0(1.0~1.0),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323.87,P<0.01),两两比较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随年龄增长视力逐渐提高。视力正常儿童的球镜度P2.5~P97.5:3岁+0.50~+2.75 D,4岁+0.50~+2.50 D,5岁+0.50~+2.75 D,6岁+0.50~+3.00 D,柱镜度P5:3岁-1.50 D,4~6岁-1.25 D;屈光度正常儿童的视力P5分别为3岁和4岁0.6,5岁和6岁0.8。柱镜度数变化对视力的影响较大,球镜度数变化对视力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 视力筛选标准:3岁和4岁<0.6,5岁和6岁<0.8;球镜度筛选标准:3~6岁球镜≤+0.25 D和≥+3.00 D;柱镜度筛选标准:3岁≤-1.75 D,4~6岁 ≤-1.50 D。自然状态下屈光筛查球镜度范围可适当放宽,柱镜度范围应相对严格。
2014 Vol. 16 (11): 682-687 [摘要] ( 470 ) [HTML 1KB] [PDF 918KB] ( 2649 )
688 赵蓉,殷东辰,王恩普,张相冉,赵瑞华,王建昌
低压缺氧对LASIK术后视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LASIK术后人群在低压缺氧环境中视功能变化情况,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眼在飞行特殊环境的适应性。方法 自身前后对照研究。20名(40眼)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为(23.8±1.2)岁,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1年。低压舱上升前测量眼压、近立体视、色觉、屈光度、对比敏感度(双眼明视、暗视眩光下空间频率3、6、12、18 c/d的对比敏感度值),低压舱以30 m/s速度上升至5 000 m高度,在此高度停留10 min后再次测量,此过程无供氧,测量后低压舱以10~15 m/s速度下降至地面。对相应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低压舱实验前后眼压未见明显变化[(右眼(13.0±1.7)mmHg vs. (13.0±2.1)mmHg,t=-0.56,P>0.05;左眼(13.0±2.0 mmHg vs. (13.0±2.0)mmHg,t=-0.81,P>0.05)];近立体视[(21.5±2.4)弧秒 vs. (27.6±8.3)弧秒,t=-3.39,P<0.05)及色觉(9.60±2.73 vs. 27.20±8.57,t=-2.81,P<0.05)]下降;等效球镜度[(右眼(-0.90±0.61)D vs. (-1.08±0.75)D,t=1.71,P>0.05,左眼(-1.21±0.61)D vs. (-1.06±0.54)D,t=-1.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敏感度(18 c/d暗视眩光环境对比敏感度降低P<0.05,其他情况均未见降低)。结论 低压缺氧环境对准分子激光术后远期人群的眼压、屈光度、对比敏感度(除高频暗视眩光)均无影响;近立体视、色觉及高频暗视眩光条件的对比敏感度下降。
2014 Vol. 16 (11): 688-690 [摘要] ( 454 ) [HTML 1KB] [PDF 391KB] ( 2500 )
691 丰亚丽,邢立臣,胡莹,周欣荣,原慧萍
一个CRYAA基因突变先天性白内障家系
目的 研究一个四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调查研究。采集一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3例患者和1例表型正常者的外周静脉血各5 ml,收集100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各5 ml作为对照,提取所有参与者基因组DNA。选择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生相关的八个致病基因(CRYAA、CRYAB、CRYBA1、CRYGC、CRYGD、CRYGS、GJA3、GJA8)作为候选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候选基因的外显子及毗邻内含子。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寻找突变位点。结果 该家系中先证者及患者均在CRYAA基因第1外显子发生c.160 C>T杂合突变,导致其编码的晶状体蛋白第54位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p.R54C)。该家系中参与研究的1名表型正常者和100名正常对照者无此基因突变。结论 CRYAA基因 c.160 C>T(p.R54C)突变是导致该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致病的主要原因。
2014 Vol. 16 (11): 691-694 [摘要] ( 513 ) [HTML 1KB] [PDF 1094KB] ( 2803 )
临床研究
695 王骞,朱俊英,朴勇虎,陈鹏
有晶状体眼悬浮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目的 观察和探讨悬浮型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C-PR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38例(68眼)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为-11.25~-20.00 D)植入PC-PRL。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者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及PC-PRL位置进行观察。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PIOL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等效球镜的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时,所有患者UCVA均≥4.7,达到或高于术前BCVA(F=6.813,P<0.01);术后7例(10眼)早期眼压升高,经降眼压治疗后眼压正常;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有所下降(F=32.952,P<0.01),小梁虹膜水平/垂直夹角、房角开放距离、拱高均无明显变化(P>0.05),未见虹膜膨隆,房角阻滞;术后PIOL位置稳定,与晶状体距离稳定。结论 PC-PR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效果确切,预测性好,手术安全。
2014 Vol. 16 (11): 695-697 [摘要] ( 501 ) [HTML 1KB] [PDF 388KB] ( 2592 )
病例报告
698 付梦军,孙先勇
先天性黄斑视网膜劈裂症一例

患者,女,5岁,因“双眼视物不清”于2013年3月20日于当地医院就诊,验光:Vod 0.2,Vos 0.12,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双眼弱视”,2周后给予配镜治疗,效果欠佳。

2014 Vol. 16 (11): 698-700 [摘要] ( 453 ) [HTML 1KB] [PDF 1701KB] ( 2537 )
综 述
701 孙杏红,宋清露,聂桥,袁松涛
OCT在小鼠眼底检查中的研究进展
OCT是应用测量光回波时间延迟的原理而获得被测组织的分层,该成像技术提供的视网膜断层截面图与组织形态学有很好的相关性。该技术目前也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研究,特别是在小鼠的视网膜疾病研究中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活体组织图像。现对小鼠视网膜OCT图像的成像装置、成像质量、图像分析、血流成像、疾病模型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2014 Vol. 16 (11): 701-704 [摘要] ( 450 ) [HTML 1KB] [PDF 792KB] ( 2877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