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6年 18卷 7期
刊出日期:2016-07-25

专家述评
专题论著
论 著
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
综 述
   
专家述评
385 白继,刘莛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现状与进展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主要用于角膜外伤、手术和疾病导致的严重高阶像差以及先天性角膜不规整的治疗,随着设备性能与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范围在不断扩大,尽管角膜屈光力占全眼屈光力2/3以上,但毕竟不是全眼的总体屈光状态,因此与常规手术相比,其手术设计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因此,了解其手术特点,理解手术设计原则,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开展该项技术相关医技人员应该掌握的内容。
2016 Vol. 18 (7): 385-388 [摘要] ( 582 ) [HTML 1KB] [PDF 5713KB] ( 2588 )
专题论著
389 张钰,陈跃国,夏英杰,杨红玉
角膜地形图引导LASEK联合MMC治疗RK术后屈光不正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屈光不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RK术后视功能下降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EK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的患者13例(16眼),分为远视组(11眼)和近视组(5眼)。对术前及术后1年等效球镜度(SE)及散光值进行配对t检验,对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角膜地形图指数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远视组手术前后UCVA中位数分别为0.22和0.09(logMAR)(Z=-1.732,P<0.05),术后9眼UCVA≤0.3,5眼UCVA≤0(logMAR);仅1眼BCVA下降1行,其余均等于或高于术前1~2行;术前平均SE为(+2.63±1.69)D,平均散光值为(-1.45±0.90)D,术后两者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5,P<0.01;t=-2.359,P<0.05)。远视组术后5眼SE≤±0.50 D,9眼SE≤±1.00 D;术后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角膜高度非对称性指数(IHA)及角膜像差系数(ABR)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28、-2.135、-1.827,P<0.05)。近视组手术前后UCVA中位数分别为0.92和0.09(logMAR)(Z=-1.863,P<0.05),术后5眼UCVA≤0.3(logMAR),2眼UCVA≤0(logMAR);所有眼BCVA均等于或高于术前1行;术前平均SE为(-3.63±2.26)D,平均散光值为(-1.55±0.70)D,术后两者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9、-3.143,P<0.05)。近视组术后2眼SE≤±0.50 D,5眼SE≤±1.00 D;术后ISV和IHA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27、-1.827,P<0.05)。2组术后角膜地形图显示角膜光学区偏小及偏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1年2眼有环形haze,BCVA并未下降。结论 角膜地形图引导LASEK联合MMC治疗RK术后屈光不正合并光学区偏小和(或)偏心安全、有效。
2016 Vol. 18 (7): 389-393 [摘要] ( 521 ) [HTML 1KB] [PDF 5373KB] ( 2458 )
394 陈开建,白继,刘莛,叶佳鑫,阚秋霞,刘李娜
角膜地形图引导FS-LASIK治疗非对称性角膜散光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非对称性角膜散光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接受FS-LASIK的患者41例(72眼)纳入研究,完全随机分为采用角膜地形图引导模式手术组(T-CAT组,37眼)和采用像差优化模式手术组(WF-optimized组,35眼)。分别测量并记录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裸眼视力(UCVA)、垂直彗差(C7)、水平彗差(C8)和总三阶彗差。手术前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T-CAT组与WF-optimized组术后UCVA分别为5.03±0.05与5.00±0.05,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1)。手术后T-CAT组C7、总三阶彗差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01、8.429,P<0.01),并且低于WF-optimiz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9、-6.737,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引导FS-LASIK在治疗过程中降低了角膜的彗差,术后UCVA优于像差优化者,可有效治疗非对称性角膜散光。
2016 Vol. 18 (7): 394-398 [摘要] ( 586 ) [HTML 1KB] [PDF 5376KB] ( 2425 )
399 张丽,周跃华,徐雯,李颖,王玥,张秋露,柳静,胡雅斌
角膜地形图引导与波前像差优化的飞秒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比较
目的 评估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治疗近视散光术后临床效果、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角膜像差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将44例(87眼)近视散光患者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Topography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FS-LASIK,22例44眼)及Wavefront组(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22例43眼)。Topography组应用Wavelight 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采集角膜地形图数据。术后6个月,对2组视力、屈光度、角膜不规则指数、激光切削的居中性及角膜波前像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2组间裸眼视力(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出现术后BCVA低于术前。术后2组间球镜度、柱镜度及等效球镜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opography组患者术后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39.9±13.0)低于Wavefront组(44.9±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5),2组术后ISV均较术前增加(t=5.216、7.870,P<0.05)。Topography组患者术后平均切削偏心量[(0.24±0.29)mm]低于Wavefront组[(0.29±0.31)mm],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5,P>0.05)。术后6个月,Topography组角膜水平彗差(Z31)及球差(Z40)[(-0.166±0.357)μm和(0.390±0.263)μm]均低于Wavefront组[(-0.362±0.353)μm和(0.486±0.16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2.096,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与波前像差优化的FS-LASIK相比较同样安全有效,但前者术后角膜表面规则性更好,引入的角膜高阶像差更低。
2016 Vol. 18 (7): 399-403 [摘要] ( 534 ) [HTML 1KB] [PDF 4996KB] ( 2525 )
400 胡裕坤,马怿民,高晓唯,李文静,郭云林,董晶
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手术治疗角膜斑翳的远期视觉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手术治疗角膜斑翳的远期视觉质量。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在解放军第474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治疗的6例(8眼)角膜斑翳患者,进行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分析术后散光、表面变异指数(ISV)、高度非对称性指数(IHA)、垂直非对称性指数(IVA)、高度轴偏心指数(IHD)及角膜总像差、低阶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C13)、水平彗差(C8)、垂直彗差(C9)、四叶草像差(C11),评价远期的视觉质量。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6个月柱镜度为(0.16±0.19)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1,P<0.05)。术后1年,C13、C8、C9、C11与术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SV、IHA、IVA、IHD及角膜总像差、总低阶像差、总高阶像差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2、-4.907、-3.476、-4.353、-4.608、-4.548、-3.770,P<0.05)。结论 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角膜斑翳远期视觉质量提高,安全有效。
2016 Vol. 18 (7): 400-404 [摘要] ( 628 ) [HTML 1KB] [PDF 6233KB] ( 2484 )
405 刘莛,朱小敏,阚秋霞, 余婷,白继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提高RK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T-CAT)手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角膜表面不规则形态的临床疗效,并客观评估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RK术后角膜重度不规则行T-CAT治疗的患者23 例(38 眼)的临床资料,其中4眼行T-CAT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其余34眼均行T-CAT引导的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行T-CAT引导的PRK患者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行T-CAT引导的SBK患者在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行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地形图、Pentacam眼前节分析及眼压等检查;其中22眼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行OQAS视觉质量客观检查。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手术前后所有术眼的UCVA、BCVA、等效球镜度(SE)及其中22眼的视觉质量客观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6个月时38只术眼无一眼发生视力下降,BCVA为4.8~5.0(4.9±0.1),UCVA为4.8~5.0(4.9±0.1),实际与计划SE值各点围绕拟合线波动幅度<1.00 D,行T-CAT引导SBK的34眼术后1 d至术后6个月屈光状态的平均变化为(-0.51±1.10)D,术后1 d与术后6个月SE差值小于0.5 D的有20眼(53%),小于1.0 D的有31眼(91%)。其中22眼术后6个月时的Holiday EKR Detail Report分布图宽度(D)、OQAS散射指数(OSI)和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cutoff)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2.45、3.24,P<0.05)。结论 T-CAT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手术对于RK术后角膜表面不规则形态的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而且在提高患者视力的同时能够明显改善其视觉质量。
2016 Vol. 18 (7): 405-408 [摘要] ( 581 ) [HTML 1KB] [PDF 6988KB] ( 2165 )
论 著
415 李创,吕勇,赵宏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对体外培养人胚胎眼巩膜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抑制剂(NS-2028)对人胚胎眼巩膜成纤维细胞(HFSFs)的增殖、I型胶原蛋白(COL1A1)合成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体外培养的HFSFs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NS-2028,分为0.1、1.0、10.0、100.0 μmol/L 4个浓度梯度;对照组加入与实验组对应的等体积细胞培养液。分别采用CCK8法、荧光定量PCR法、免疫荧光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HFSFs吸光度(OD)值、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及COL1A1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 CCK8法检测对照组HFSFs的OD值为0.82±0.04,实验组在4个浓度梯度NS-2028刺激下,OD值分别为0.81±0.05、0.83±0.05、0.85±0.05、0.81±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0,P>0.05)。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实验组在4个浓度梯度NS-2028刺激下,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0.75、1.19±0.68、1.40±0.18、1.88±0.24,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38,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实验组在4个浓度梯度NS-2028刺激下,与对照组相比其COL1A1的分泌量显著增高。结论 NS-2028在促进HFSFs COL1A1合成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对HFSFs的增殖可能没有影响。NS-2028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近视的发展。
2016 Vol. 18 (7): 415-419 [摘要] ( 580 ) [HTML 1KB] [PDF 6295KB] ( 2336 )
420 葛茸茸,胡佳丽, 景明,周哲,孙琰,高玉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量表研制
目的 初步研制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的生活质量量表,并评价其效度、信度和反应度。方法 调查研究。根据量表设计原则,经统计学评价,综合眼视光学和公共卫生学专家意见,设计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加注拼音)。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判断标准:眼部不适、酸胀、视物模糊、视觉疲劳、复像或文字跳行重叠等症状明显,根据Morgan正常值,Sheard、Percival准则,综合分析是否为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并进行疗效评价。调查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小学生116例,首次调查2周后接受再次调查,其中经治疗训练有效的103例于停止治疗后第3个月随诊时接受第3次调查;选择双眼视功能正常小学生100例作为对照。应用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克朗巴赫系数、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来筛选量表的有效条目,评价量表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结果 该量表20个条目,包括双眼视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活动交往以及精神心理等4个分项,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经因子分析提取的4个公因子与本量表的4个分项一致,累计方差贡献率53.15%,各条目在其所属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50)、内容效度(每个条目得分与所属分项得分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55;4个分项与总得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0.48、0.49、0.54)和区分效度[双眼视功能正常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小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1)及异常者经治疗训练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1)];重测信度r为0.98(P<0.01),克朗巴赫α系数均达到0.70以上,分半信度Rh为0.78(P<0.01);效应尺度统计量(ES)为0.53。结论 该量表符合生活质量量表效度、信度、反应度和容易分析的技术要求,可试用于临床研究。
2016 Vol. 18 (7): 420-425 [摘要] ( 503 ) [HTML 1KB] [PDF 6084KB] ( 2396 )
426 何自芳,温从钦,李吉蓉,刘晓玲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的对比敏感度特点
目的 测量和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经视网膜激光光凝(LP)治疗后的对比敏感度(CS)恢复情况。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单眼急性CSC的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2~49岁,平均(40.0±4.3)岁;均经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CSC且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外,LP治疗后第2个月和第6个月各随访1次,随访时测量CS、中心视网膜厚度(CRT)。首先比较患眼与对侧眼的测量值是否在正常曲线内,然后将患眼与对侧眼CS、CRT分别进行比较。患眼与对侧眼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LP治疗后第2个月,2例双眼对比敏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18例患眼对比敏感度曲线低于正常范围。与对侧眼比较,患眼各空间频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6.581、5.084、3.461,P<0.05);患眼CRT明显降低(t=5.784,P<0.01)。第6个月随访,7例双眼对比敏感度均都在正常范围内;13例患眼对比敏感度低于正常范围;与对侧眼比较,患眼在6 c/d、12 c/d、18 c/d空间频率C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6、3.359、3.404,P<0.05);患眼CRT低于对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9,P<0.01)。结论 LP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的急性CSC的患眼,第6个月中高频段对比敏感度仍然明显低于对侧眼,或者说其低对比度的形觉分辨力仍然低于正常。
2016 Vol. 18 (7): 426-429 [摘要] ( 625 ) [HTML 1KB] [PDF 4153KB] ( 2373 )
430 王瑞卿,胡娱新,吴凡,杨德峰,刘姝,吴荒
改良液晶视力表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液晶视力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护人员33例,男8例,女25例,年龄(27.4±8.5)岁,先使用灯箱视力表再使用改良液晶改装后的液晶视力表对其进行视力检测。由同一名检查者对受检者双眼进行测量。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Bland-Altman法评估2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灯箱视力表和改良液晶视力表测量的视力值分别为4.2~5.2(4.9)和4.2~5.1(4.9),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07,P>0.05)。Bland-Altman图显示2种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95%一致性界限为-0.168~0.162。结论 应用改良液晶视力表检查视力和灯箱视力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于特殊患者,改良液晶视力表或许更具优势。
2016 Vol. 18 (7): 430-432 [摘要] ( 589 ) [HTML 1KB] [PDF 3131KB] ( 2440 )
临床研究
433 陈冬斌,董万江,廖文勇,颜瑞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预劈核与拦截劈核技术的比较
目的 采用预劈核技术或拦截劈核技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4~5级硬核白内障患者,比较两者手术疗效。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将160例(16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劈核技术,用劈核钩与撕囊镊在囊袋内将核块劈为4~6块后,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照组采用拦截劈核技术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2组病例术后均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观察2组患者平均超声乳化时间(US/TIME),累计释放能量(CDE),术后1、7 d视力及术后1 d角膜水肿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US/TIME、CDE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9、-7.49,P<0.01);2组间术后1 d角膜水肿程度(Z=-3.117,P<0.01)和视力提高比例(C2=18.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7 d视力提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采用预劈核技术,可有效减少刻槽及劈核所用的超声乳化能量,缩短超声乳化时间,患者角膜水肿程度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迅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2016 Vol. 18 (7): 433-435 [摘要] ( 700 ) [HTML 1KB] [PDF 3105KB] ( 2431 )
病例报告
436 陈迪,黄春丽,李莹
LASIK术后8年外伤致角膜瓣内折伴上皮植入一例
2016 Vol. 18 (7): 436-437 [摘要] ( 491 ) [HTML 1KB] [PDF 2457KB] ( 2161 )
438 曾国燕,韩渊慧, 张远平,查旭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2016 Vol. 18 (7): 438-439 [摘要] ( 451 ) [HTML 1KB] [PDF 2968KB] ( 2332 )
综 述
442 李国平,吴建峰,丁美华,毕宏生
谷氨酸与NO-cGMP信号通路在近视发病中的作用
谷氨酸是视觉通路中分布最广泛的兴奋性神经递质。NO-cGMP信号传导通路是一条代表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以及细胞功能调节的经典信号通路,与视网膜视觉信号的传递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谷氨酸及其受体通过调控NO-cGMP信号通路共同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视网膜NMDAR1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眼中明显上调,伴随ncNOS的mRNA上调和cGMP含量升高,而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MDA1受体拮抗剂MK801会抑制这种上调作用,进而延缓眼轴过度增长,抑制近视。现就谷氨酸、谷氨酸受体以及NO-cGMP信号通路对近视的调控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近视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近视提供思路。
2016 Vol. 18 (7): 442-442 [摘要] ( 437 ) [HTML 1KB] [PDF 5520KB] ( 2299 )
443 田甜,朱煌
巩膜细胞外基质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巩膜作为近视过程中的最后一层靶组织,其细胞外基质(ECM)的生物分子及生物力学特性在近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生重要变化。大量研究证实巩膜ECM的主动重塑是近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近几年,探索巩膜ECM的重塑机制以及通过调控ECM的重塑过程来防治近视已成为屈光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近年来有关巩膜ECM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2016 Vol. 18 (7): 443-445 [摘要] ( 492 ) [HTML 1KB] [PDF 3858KB] ( 2657 )
446 蔡莉,高玮,王颖维, 王雨生
IFN-α治疗白塞病葡萄膜炎的新进展
白塞病(BD)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复发性、全身性疾病。由BD引起的葡萄膜炎是我国常见葡萄膜炎中重要的致盲类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IFN-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近年来IFN-α被尝试用于治疗伴有眼部葡萄膜炎的BD患者,临床研究发现IFN-α治疗能够有效控制BD葡萄膜炎病情的发展,降低复发频率,对于反复发作、常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BD葡萄膜炎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但其作用的机制、长期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观察。
2016 Vol. 18 (7): 446-448 [摘要] ( 503 ) [HTML 1KB] [PDF 4139KB] ( 2286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