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1年 23卷 12期
刊出日期:2021-12-25

综述
论著
病例报告

   
0
封面
 
2021 Vol. 23 (12): 0- [摘要] ( 338 ) [HTML 1KB] [PDF 34585KB] ( 13337 )
0
目录
 
2021 Vol. 23 (12): 0- [摘要] ( 298 ) [HTML 1KB] [PDF 611KB] ( 11470 )
论著
881 徐英男, 姚进,龙潭,等
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ICL植入术后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
体(ICL)植入术对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9
12月至2020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25例(43眼),术眼
等效球镜度(SE>-6.00 D。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眼压、拱高及黄斑区
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前后各时
间点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0.975P<0.001F=16.032P<0.001),
术后各时间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P<0.001)。术后各时间点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
均较术前减少(均P<0.001),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无明显改变。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
心凹、黄斑旁中心凹、颞侧、上方、鼻侧及下方各区域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颞侧、上方及下方各区域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黄斑旁中心凹、鼻侧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较术前均有所降低(均P<0.05)。
结论:OCTA观察显示高度近视眼行ICL植入术对鼻侧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有影响,同时FAZ面积降
低,但对其余视网膜血流密度及视网膜厚度无影响。
2021 Vol. 23 (12): 881-886 [摘要] ( 346 ) [HTML 1KB] [PDF 767KB] ( 12096 )
887 李江峰,李慧,李金键,等
高度近视行不同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神经纤维的修复情况比较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FS-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LASEK)后早中期角膜各区
域上皮下神经纤维的修复情况。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86月至202012月在青岛大学
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屈光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
55 例( 110 眼),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
22 例( 44 眼)、 FS-LASIK18 例( 36 眼)、 LASEK15 例( 30 眼)。各组于术后136 个月行激光
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各区域神经纤维的修复情况。对术后不同时间各组间的神经纤维各
参数的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行SMILE术后早期不同区
域的角膜神经密度、分支密度、长度及宽度较
FS-LASIKLASEK术后更佳,修复速度也更快,较
早达到术前水平。而
FS-LASIK术后包括角膜瓣在内的不同区域的角膜神经修复情况居于SMILE
LASEK之间, LASEK术后早期特别是中央区白色瘢痕样混浊明显,且不同区域的角膜修复速度最慢、
质量最差。术后
1 个月, 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中央的角膜神经密度( CNFD)、神经纤维长度
CNFL)、神经分叉节点密度( CTBD)明显优于LASE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SMILE
组的主要神经分叉节点密度( CNBD)明显优于FS-LASIK组和LASEK组( HSD=4.367P=0.005
HSD=4.237P=0.008)。术后3 个月, SMILE组中央CNFDCNBDCNFL明显优于FS-LASIK
LASEK组(均P<0.05); LASEK组神经纤维宽度(CNFW)明显优于SMILEFS-LASIK组(HSD=3.457
P=0.003HSD=3.668P=0.004)。术后6 个月, SMILE组中央CNFDCNBD以及CNFL均优于FSLASIKLASEK组(均P<0.05)。 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行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早中期, SMILE各区域的
神经修复情况较
FS-LASIKLASEK均有显著的领先优势。
2021 Vol. 23 (12): 887-895 [摘要] ( 357 ) [HTML 1KB] [PDF 6980KB] ( 12551 )
896 戴鹏飞,李颖,王玉倩,等
睑板腺分析系统评估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有效性
目的:观察应用睑板腺分析系统评估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
相关干眼的有效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 年7 ─8 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
MGD相关干眼患者37 例(74 眼),给予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3 周治疗1 次,共3 次。通过重复
测量的方差分析评估患者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第2次治疗后和第3次治疗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
非侵入泪膜破裂时间(NITBUT)、非侵入泪河高度(NITMH)、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MGYSS)、睑
板腺形变系数及显影值等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探讨睑板腺形变系数和显影值与
眼表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OSDI、NITBUT、MGYSS及睑板腺显影值在3 次治疗后均较治疗前
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睑板腺形变系数在第1 次和第2 次治疗后,与治疗
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第3 次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ITMH
在3 次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指标变化趋势上看,OSDI、NITBUT、
MGYSS及睑板腺显影值于第1 次治疗后持续好转,于第3 次治疗后疗效最佳,而睑板腺形变系数于
治疗后变化平缓,在3 次治疗后才有所提升。睑板腺形变系数与OSDI呈正相关(r=0.379,P=0.01),
与NITBUT呈负相关(r=-0.427,P=0.01),与NITMH(r=-0.132,P=0.538)和MGYSS无相关性;显
影值与OSDI呈负相关(r=-0.904,P<0.001),与NITBUT(r=0.947,P<0.001)和MGYSS呈正相关
(r=0.467,P<0.001),与NITMH无相关性。整个研究过程中未见不可逆的眼睑皮肤损伤,未见眼前
节炎性反应、虹膜脱色素、眼表或眼底损伤、视力下降及高眼压等并发症。结论:IPL联合睑板腺按
摩对MGD相关干眼的治疗有效、安全。睑板腺分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腺体分泌能力,可通
过显影值等具体量化数据作为治疗效果评估的补充手段。
2021 Vol. 23 (12): 896-902 [摘要] ( 360 ) [HTML 1KB] [PDF 2851KB] ( 12595 )
903 李晓, 李国庆, 徐静, 等.
新疆塔城地区汉族和哈萨克族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塔城地区汉族和哈萨克族50 岁及以上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横断
面研究。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对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翼状
胬肉的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按行政区域划分基本抽样单位(BSU),每个BSU约1 000人,若BSU超
过1 500 人则划分为2 个以上的BSU。将该地区划分240 个BSU,采用随机数表法抽选其中12 个BSU
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受检者的年龄、民族、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相
关性白内障、冠心病、紫外线照射时间(夏)和紫外线照射时间(冬)等项目,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
受检者是否患有翼状胬肉,并对翼状胬肉的程度进行分级。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上述因素与翼状胬肉
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对秩和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计2 114 人纳
入本次调查研究,其中489 人(23.13%)患有翼状胬肉,50~59 岁组有65 人(21.04%);60~69 岁组有
168人(24.93%);70~79岁组有219人(23.08%);80岁以上人群中有37人(20.33%)。秩和检验显示不
同性别(χ2=5.560,P=0.018)、是否吸烟(χ2=6.568,P=0.010)、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夏季)( χ2=8.884,
P<0.001)、是否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χ2=4.397,P=0.036)、是否屈光不正(χ2=8.273,P=0.004)在人
群间患翼状胬肉中的比例有差异。Logistic多项回归分析显示紫外线照射(夏)[0 ─4 时:OR=2.184,
95%置信区间(CI):0.502-9.175;4 ─8时:OR=1.651,95%CI:1.256-3.295]、屈光不正(OR=1.903,
95%CI:1.425-2.248)为该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塔城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
翼状胬肉患病率为23.13%,且汉族和哈萨克族不同民族间不具有差异性,紫外线照射(夏)是该地区
翼状胬肉的危险因素。
2021 Vol. 23 (12): 903-909 [摘要] ( 357 ) [HTML 1KB] [PDF 831KB] ( 11886 )
910 李盼, 李彤, 王瑾, 等.
COVID-19疫情爆发前后西安市第一医院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情况对比
目的:观察对比COVID-19疫情爆发前后1 年西安市第一医院6~12 岁儿童中低度近视的进展情况。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COVID-19疫情爆发前(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 月,疫情前组)和
爆发后(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1 月,疫情后组)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的6~12 岁双眼近视儿
童各100 例(200 眼),纳入具有半年和1 年随访记录者。分析2 组患者基线、半年随访及1 年随访的
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度(SE)、眼轴/角膜曲率比值(AL/CR)的变化情况。数据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疫情前组100 例(200 眼),男42 例,女58 例,年龄(9.6±1.2)岁;疫情后组
100 例(200 眼),男49 例,女51 例,年龄(9.2±2.4)岁。在半年随访时,疫情前组AL增长为(0.27±
0.16)mm,疫情后组AL增长幅度较大,为(0.36±0.19)mm,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8,
P<0.001);疫情后组SE[(-0.48±0.37)D vs. (-0.74±0.63)D,t=-2.375,P<0.001]及AL/CR(0.017±0.028
vs. 0.029±0.031,t=-6.052,P<0.001)的增长幅度均明显大于疫情前组。1 年随访时,疫情前组AL
增长为(0.46±0.31)mm,疫情后组AL增长幅度更加明显,为(0.61±0.24)mm,2 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t=1.138,P<0.001);疫情后组SE[(-0.90±0.41)D vs.( -1.25±0.48)D,t=7.253,P<0.001]及
AL/CR(0.030±0.051 vs. 0.046±0.036,t=5.049,P=0.032)的增长幅度均明显大于疫情前组。结论:
COVID-19疫情爆发后西安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6~12 岁学龄段儿童近视进展速度较疫情前更快,
主要表现在AL、SE和AL/CR方面。
2021 Vol. 23 (12): 910-917 [摘要] ( 388 ) [HTML 1KB] [PDF 9615KB] ( 13370 )
918 陈金桃, 张令洁, 段宏辉, 等.
无巩膜瓣锯齿状缝线技术固定人工晶状体脱位
 目的:探讨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锯齿状缝线技术(ZST)固定脱位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疗
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 年6 月至2016年12 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采用无巩膜瓣
无线结的巩膜层间ZST重新复位固定的IOL脱位者21例(21眼),其中不全脱位者15眼,全脱位者6眼。
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定期随访。之后每12个月随访1次,共4~8次。观察分析患者术后
的IOL位置和稳定性、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术眼IOL位置良好,无偏位或
IOL瞳孔夹持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眼压正常。随访期间,所有术眼IOL均在位居中,无偏位
和倾斜现象;未见IOL巩膜ZST固定处聚丙烯线头侵蚀暴露,无聚丙烯线滑脱及局部结膜充血或眼
内感染者;视力稳定良好,无高眼压或继发青光眼者。结论: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ZST固定
脱位IOL效果良好,术后IOL固定牢固,无线结侵蚀暴露及眼内感染风险。
2021 Vol. 23 (12): 918-924 [摘要] ( 360 ) [HTML 1KB] [PDF 9661KB] ( 12802 )
925 陈榆, 魏丽清, 董楠楠, 等.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干眼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在干眼分析中的客观散射指数(OSI)与泪液稳定性之
间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杭州西湖之江眼科医院就诊的干
眼患者30例(60眼)。记录荧光素染色下的泪膜破裂时间(TBUT)、表面麻醉下泪液分泌实验(SⅠT)、
角膜荧光素染色。同时采用OQAS-II记录患者的基础OSI(Basic OSI)、20 s内自然眨眼状态下的平均
OSI(Mean OSI1)、20 s内不眨眼状态下的平均OSI(Mean OSI2),并计算Mean OSI1、Mean OSI2 与
Basic OSI之间的差值(分别记录为ΔOSI1、ΔOSI2)。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Basic OSI、Mean
OSI1、Mean OSI2、ΔOSI1、ΔOSI2等与BUT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TBUT为0.93~7.05(2.56±
1.02)s,SⅠT为(11.33±7.93)mm/5 min,60 眼中4 眼出现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Basic OSI中位数为
0.60(0.40,1.28),Mean OSI1 为1.22(0.68,2.22),Mean OSI2 为2.18(1.13,2.85),经计算ΔOSI1
为0.41(0.25,1.01),ΔOSI2 为1.13(0.48,2.30)。ΔOSI1、ΔOSI2 均与BUT呈负相关(r=-0.276,
P=0.033;-0.305,P=0.018),余指标与BUT无相关性。结论:OQAS-II系统提供的干眼分析功能在
干眼症的诊断中能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泪膜稳定性及视觉质量的变化。采用
OQAS-II检测泪膜稳定性时,应嘱咐患者尽量不要眨眼,提供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
2021 Vol. 23 (12): 925-929 [摘要] ( 383 ) [HTML 1KB] [PDF 9309KB] ( 12747 )
930 谭军伟, 乔丽萍, 侯跃双.
阅读障碍儿童双眼调节及集合功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阅读障碍儿童双眼调节、集合功能的特点,为阅读障碍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天津市东丽区2所小学2 301名3~5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阅读障碍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筛选出102 例阅读障碍儿童作为阅读障碍组,并在非阅读障碍儿
童中选出年龄、性别、班级相匹配的102 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查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儿
童的视力、屈光不正度数、近立体视、隐斜视度数、双眼调节幅度(移近法)、双眼调节反应(FCC)、
双眼调节灵敏度、双眼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性集合/调节(AC/A)、集合近点(NPC)等情
况。采用t检验及χ2 检验分析2 组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和阅读障碍组儿童屈光不正度数
分别为(-2.08±2.18)D和(-1.95±2.00)D,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阅读障碍组的调
节反应量分别为(0.02±0.63)D和(0.21±0.35)D,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5,P=0.011);
对照组与阅读障碍组的PRA分别为(-2.77±1.82)D和(-1.88±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3,
P=0.040);对照组和阅读障碍组的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8.20±2.26)cpm和(5.43±4.25)cpm,2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2,P=0.027);对照组和阅读障碍组的AC/A分别为(3.81±0.81)Δ/D和
(3.09±0.84)Δ/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1,P=0.025)。结论: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人群在调节及
集合功能方面均存在差异,阅读障碍儿童主要存在的调节及集合问题是调节不足和集合不足。
2021 Vol. 23 (12): 930-934 [摘要] ( 385 ) [HTML 1KB] [PDF 9173KB] ( 12923 )
935 廉恒丽, 柯向青, 黄锦海, 等.
基于BiblioShiny的先天性白内障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2011─2020年)
目的:基于BiblioShiny程序分析2011 ─2020 年全球先天性白内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
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运用基于R语言的科学文献计量BiblioShiny程序,
对2011 ─2020 年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收录的关于先天性白内障的相关文献,
从期刊、国家与作者分布、共词分析、共被引分析、合作网络等深入分析全球先天性白内障的研究
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热点。结果:①共纳入1 492篇研究文献,以中国和美国发文量最多。②《Molecular
Vision》杂志的出版物发表量排名榜首,刊文74 篇,其次是《PLoS One》,刊文66 篇,二者均为美国
期刊。③发文量第1位的是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多市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眼科的Lambert SR博士。
④先天性白内障领域的知识基础是先天性白内障和基因突变,目前的学术研究热点是基因表达主题。
⑤研究方向可以分为3大集群:第1集群为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手术治疗等;第2集群
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分子遗传、基因突变和蛋白质功能改变等;第3集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晶状体
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等。结论:2011 ─2020 年先天性白内障研究领域中,中国和美国为发文
量最多的国家,但是美国在国家间、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均远大于中国,提示中国可提高国家、机构
间的合作率。目前先天性白内障主流研究方向可分为临床治疗、基因层面和蛋白质层面。
2021 Vol. 23 (12): 935-942 [摘要] ( 387 ) [HTML 1KB] [PDF 11846KB] ( 12827 )
病例报告
943 赵士鑫 毛剑波 沈丽君
视乳头色素细胞瘤多模式成像一例
患者,女,67 岁,因“双眼干涩、疲劳”于2018 年5 月
17 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患者
无全身重大疾病史,无特殊家族遗传病史,父母非近亲结
婚。眼科专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 0.6,左眼0.3;最佳矫
正视力:右眼+2.00 DS=0.9,左眼+1.75 DS=0.9。眼压:右
眼:9.9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8.3 mmHg。双
眼眼前节正常,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检查示右眼鼻侧视
乳头见一约1/3 PD大小隆起的棕黑色病灶,边界清晰(见图1A);
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B超检查显示右
眼视乳头上见一均质的、高反射信号的团灶(见图1C)。多
波长炫彩成像检查示病灶呈自视乳头中央至鼻侧的隆起团
灶(见图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视乳头上神经纤
维层呈帽状隆起,其下见高反射灶,瘤体与神经纤维层间
见许多大小不一的高反射点,瘤体深部的大部分区域被色
素遮蔽无法显影(见图3)。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示
早期视乳头鼻侧瘤体内见细小血管,晚期轻度荧光增强。
2021 Vol. 23 (12): 943-946 [摘要] ( 338 ) [HTML 1KB] [PDF 16691KB] ( 12907 )
947 马健利, 姜雅琴, 宋丽平, 等.
疑似歌舞伎综合征伴先天性白内障伴晶状体后囊膜发育异常一例 
患儿,男,7岁4个月,因“家长发现患儿双眼发白半年”于2020 年5 月1 日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门诊以“先天性白
内障(双)”收入院。患儿5个月时家属发现其智力发育迟缓,于当地医院就诊,未查明病因;半年前家属发现患儿
双眼发白,未行检查及治疗。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无吸氧史、保温箱史及新生儿抢救史。入院全身查
体:身高120 cm,体质量25.8 kg;牙距增宽,牙齿发育不良(见图1─2);不能正常站立及行走,需家属辅助;
患儿发音困难,不能正常语言交流。眼科查体:双眼下睑外1/3 轻度外翻,视力检查不能配合,眼压19 mmHg
(1 mmHg=0.133 kPa)( 右)和13.5 mmHg(左),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应(+),
晶状体白色混浊,眼底内窥不入。眼部彩超检查示:双眼晶状体形态不规则,内透声欠佳,左眼玻璃体内密集点状
回声(见图3)。眼科A超测右眼眼轴长度22.79 mm,左眼眼轴长度22.81 mm。角膜内皮细胞检查示:右眼3 201 个/mm2,
左眼3 361 个/mm2。入院诊断:先天性白内障(双),同时鉴于其全身的检查异常,住院期间为患儿及其父母抽血送基因检
测。患儿于2020年5月5日及2020年5月12日分别接受了右眼及左眼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
一期植入术。在进行飞秒激光撕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飞秒激光前节OCT图像下,患儿双眼后囊膜均不完整,部
分皮质向后房突出(见图4)。在超声乳化过程中,将晶状体皮质吸除后,可见破裂的后囊膜(见图5)。术中将人工晶状
体植入睫状沟内。术后检查:双眼角膜透明,瞳孔药物性散大,人工晶状体透明位正。OCT检查示:双眼黄斑区神
经纤维层前可见少许高反光条带(见图6)。Retcam后极部眼底照片示后极部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6 d,患儿基
因检查报告示:常规的基因检测未发现传统意义上先天性白内障的相关变异基因,但在患儿其他变异中发现:患儿
KMT2D基因chr12:49425016 位点突变,该位点基因突变导致的表型为歌舞伎综合征Ⅰ型。
2021 Vol. 23 (12): 947-949 [摘要] ( 373 ) [HTML 1KB] [PDF 14247KB] ( 12917 )
综述
950 陈彦婷, 刘晓涵, 马宁, 等
角膜胶原交联术及其联合屈光手术治疗圆锥角膜研究进展
自90 年代末以来,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已成为治疗圆锥角膜的首选治疗方式。如今,CXL与屈
光矫正术的结合(CXL plus)受到更多关注。CXL plus在阻止圆锥角膜进展的同时,也为患者的视觉
康复提供了新途径。现有多种联合方案且均已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消
融术、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消融术、角膜基质内环植入及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本综述
旨在介绍目前常用的CXL及CXL plus的研究现状,并讨论这些方案的潜力。
2021 Vol. 23 (12): 950-955 [摘要] ( 383 ) [HTML 1KB] [PDF 9197KB] ( 13132 )
956 刘波, 杨丽, 兰长骏, 等.
散光检测设备临床应用进展
散光的准确测量对于角膜屈光手术设计、白内障术前规划、术后视觉质量评价、眼部疾病的诊断以
及验光配镜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散光问题因而备受关注。临床上可用于角膜曲率和形态检测的设备
种类较多,原理与特点各不相同,近年来发展较快。现笔者对近年临床上散光检测的不同设备的应
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2021 Vol. 23 (12): 956-960 [摘要] ( 365 ) [HTML 1KB] [PDF 9181KB] ( 12989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