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1年 23卷 2期
刊出日期:2021-02-25

论 著
综述
病例报告

   
0
封面
2021 Vol. 23 (2): 0- [摘要] ( 219 ) [HTML 1KB] [PDF 2834KB] ( 1476 )
0
目录
2021 Vol. 23 (2): 0- [摘要] ( 183 ) [HTML 1KB] [PDF 575KB] ( 1604 )
论 著
81 王瑶1,2 刘廷1,2 于洋1,2 王欣2 宋方英1,2 杨玲玲1,2
 螺旋藻多糖提取物滴眼液对兔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螺旋藻多糖提取物(PSP)对大白兔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研究。从钝顶螺旋藻干粉中提取PSP,并制备0.01% PSP滴眼液。在45只大白兔右眼角膜中央 采用基质注射针基质注射5 μ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ATCC25923,约1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 构建兔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模型。角膜基质注射菌液8 h后,将兔随机分成基底对照组、0.9% 氯化钠溶液组和PSP组3组,每组15只。0.9%氯化钠溶液组和PSP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或PSP 点眼给药,每15 min点眼1次,持续点眼5次后,改为每30 min点眼1次,持续点眼14次,最后1次点眼后1 h,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兔实验眼角膜上皮缺损情况并给予临床评分,角膜取材后对CFU进行测定;每组随机取3只眼球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角膜中炎症因子的表达。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0.9%氯化钠溶液组角膜上皮缺损严重,PSP组角膜上皮缺损较少。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PSP组临床指标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3,P<0.001)。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PSP组的CFU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3,P<0.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0.9%氯化钠溶液组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PSP组与 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眼部结构相对良好,炎细胞浸润较少。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SP组角膜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明显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结论:0.01% PSP滴眼液能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角膜细菌载量, 提示PS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2021 Vol. 23 (2): 81-88 [摘要] ( 300 ) [HTML 1KB] [PDF 12200KB] ( 1921 )
89 欧阳君怡1,2 聂芬3 周丹2 刘艳红2 郭殷杰3 周灯明3 段宣初1,2
 OCTA在区分高度近视合并早期青光眼和生理性大视杯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比较高度近视合并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生理性大视杯(LPC)的视盘、黄斑血管密度差异,探讨OCTA在区分高度近视合并早期POAG眼和高度近视合并LPC中的作用。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12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专科及屈光专科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早期POAG或LPC患者25例(42眼),其中22只高度近视合并LPC为LPC组;20只高度近视合并早期POAG为POAG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年龄相匹配的16只非高度近视健康眼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光视OCTA扫描视网膜黄斑区、视盘及视盘旁区,得到血管密度及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参数。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视盘及视盘旁、黄斑区血管密度,视盘各方向平均RNFL的差异;使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区域RNFL厚度值高于LPC组(均P<0.05),LPC组的上方颞侧、上方鼻侧、下方颞侧、颞侧下方区域RNFL厚度值及平均RNFL值均高于POAG组(均P<0.05)。LPC组视盘及视盘旁全像全部血管密度、全像毛细血管密度、视盘旁全部血管密度、视盘旁毛细血管密度值均高于POAG组(均P<0.05);对照组黄斑深层的全像血管密度、旁中心凹血管密度、中心凹周边区域血管密度、中心凹周边区域鼻侧血管密度平均值高于LPC组(均P<0.05),LPC组大部分黄斑浅层分区毛细血管密度值均高于POAG组(均P<0.05)。POAG组与LPC组间诊断效能比较发现:视盘内及视盘旁血管密度AUC为视盘旁毛细血管密度最高(0.90,95%CI:0.80~0.99);黄斑处浅层毛细血管密度AUC平均值(0.74±0.65)比黄斑处深层毛细血管密度AUC平均值(0.61±0.3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P<0.001)。结论:OCTA参数可以用于高度近视合并POAG的早期诊断及其与高度近视合并LPC的鉴别诊断。
2021 Vol. 23 (2): 89-97 [摘要] ( 286 ) [HTML 1KB] [PDF 3443KB] ( 2639 )
98 梁健恒1 冯希1 许雅利1 王勇1,2
 视觉功能分析仪和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白内障患者Kappa角与Alpha角的比较
 目的:评价视觉功能分析仪和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白内障患者Kappa角和Alpha角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其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iTrace视 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采集患者的Kappa角、Alpha角、对应的瞳孔直 径及角膜直径,每位患者均进行3次重复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2种仪器 测量结果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en相关分析对2种仪器Kappa角和Alpha角的相 关性进行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计算2种仪器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一致性界限(95%LoA)。 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种仪器3次重复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重复性。结果:iTrace测得 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0.26(0.18,0.38)mm、(0.35±0.14)mm、4.70(4.22, 5.42)mm、(10.85±0.36)mm。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 0.23(0.15,0.34)mm、(0.42±0.19)mm、4.43(3.74,4.87)mm、(11.73±0.43)mm。2种仪器测得Alpha角、 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1,P<0.001;Z=-9.117,P<0.001;t=-49.463, P<0.001),二者的Kappa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race、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大于0.5 mm 的比例都为5.4%,测得的Alpha角大于0.5 mm的比例分别为14.0%、32.9%。iTrace和IOLMaster 700 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均呈中等相关(ρ=0.607、r=0.553,均P<0.001)。2种仪器Kappa角、Alpha 角的95%LoA分别为0.0164(-0.3032~0.3361)mm、-0.0718(-0.3970~0.2534)mm。iTrace测量 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771(0.689~0.832)、0.771(0.688~0.832),IOLMaster 700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823(0.759~0.870)、0.863(0.814~0.899)。结论: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Kapp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二者测量的瞳孔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可直接替代。二者测量的Alpha角存在显著差异, IOLMaster 700测得的Alpha角更大,2种仪器测得的Alpha角不能代替使用。
2021 Vol. 23 (2): 98-103 [摘要] ( 333 ) [HTML 1KB] [PDF 2207KB] ( 2987 )
104 邓小慧 张帆 李璋亮 赵云娥
 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患儿的眼部生物学参数和屈光状况
 目的:观察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CFPM)患儿的临床表现、术前生物学参数及术后屈光状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接受手术治疗的CFPM患儿13例(15眼)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单眼发病,2例双眼发病。记录患儿手术年龄、合并症、眼部生物学参数、手术方式以及术后1周验光结果。将10例单眼发病(1例继发青光眼,数据剔除)的CFPM患儿分为患眼组与对侧健眼组,比较2组眼轴、角膜屈光力和术后验光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CFPM患眼组及对侧健眼组生物参数测量值差异。结果:13例患儿合并症包括先天性白内障、永存性瞳孔残膜、斜视和继发性青光眼等(双眼患儿中的1例因1眼未行手术治疗,数据剔除)。患眼组的眼轴[(19.87±2.01)mm]较对侧健眼组[(20.38±1.76)mm]短,等效球镜度[(3.41±2.29)D]较对侧健眼组[(2.24±1.49)D]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眼组(42.31±2.75)和对侧健眼组(42.40±1.05)角膜屈光力相近(t=-0.096,P=0.926)。结论:CFPM可同时伴发其他合并症。与对侧健康眼相比,CFPM患眼可能存在眼轴偏短,远视度数偏高的情况。临床上对该类患儿应重视术前生物参数以及术后屈光状况的测量并及时进行弱视和斜视的治疗。
2021 Vol. 23 (2): 104-108 [摘要] ( 291 ) [HTML 1KB] [PDF 732KB] ( 2384 )
109 甘一峰1 曹佳蓉2 宋广伟2 郑海华2 董志章2
 眼内异物相关性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IOFB)相关性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和视力愈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 研究。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在2009年1月至2019年10月内收治的IOFB患者,筛选 IOFB相关性眼内炎病例,分析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眼内异物的材料、大小、位置、损伤情况等因素。 并对眼科常规检查及眼内取材的培养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数据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析。结果:共纳入IOFB病例338例(339眼),其中IOFB相关性眼内炎40例(40眼),发生率为11.8%, IOFB相关性眼内炎患者年龄(34.0±22.7)岁,男29例(29 眼),女11例(11眼),约62.5%患者年龄集 中在21~45岁。外伤发生在工厂23例,家中11例,其他6例(15.0%)。创口大于3 mm者共25例。异 物位于前房7例,位于玻璃体腔33例。眼内异物的性质金属类25例,非金属类15例(其中植物性4例)。 异物大小超过5 mm的14例,在3~5 mm间17例,小于3 mm 9例。32例眼内取样进行微生物培养, 12例结果为阳性,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例,枯草芽孢杆菌3例,绿脓杆菌2例,其他菌4例,20例结果 为阴性。统计分析发现异物材料性质和创口直径不是眼内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χ2 =0.57,P=0.45; χ2 =4.73,P=0.094),而异物直径、I期修复的时间与眼内异物被取出时间是其危险因素(χ2 =10.83, P=0.001;χ2 =5.80,P=0.016)。36例(90%)IOFB相关性眼内炎患者视力在0.05以下,19例(47.5%)在 光感或以下;在眼球修补和异物取出术后2周,19例(47.5%)在光感及以下,12例(30.0%)为无光感眼。 异物位置在后节、创口大于3 mm和异物大于3 mm是导致IOFB相关性眼内炎患者更差视力愈后的危险因素(χ2 =3.23,P=0.023;χ2 =3.72,P=0.037;χ2 =4.14,P=0.041),而一期眼球修补时间和异物取出时 间与视力预后无明显相关性(χ2 =0.63,OR=0.97,P=0.92)。结论:IOFB相关性眼内炎往往发生于男 性青壮年工人,且严重损伤视功能;异物位置、异物大小和是否一期24 h内修补并取出异物是其重 要的危险因素,而视力预后与异物位置、异物大小和创口长度密切相关。
2021 Vol. 23 (2): 109-115 [摘要] ( 282 ) [HTML 1KB] [PDF 746KB] ( 2424 )
116 程慧勤 王段 伊良燕 宋曼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价泪膜稳定性对青少年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评价泪膜稳定性对青少年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 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3─10月在福州市中医院眼科门诊就诊 的青少年患者,按泪膜破裂时间(BUT)分为研究组(BUT<10 s)32例和对照组(BUT≥10 s)30例。利 用基于双通道技术的OQAS-II系统检测2组患者自然状态下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 客观散射指数(OSI)、不同对比度下的OQAS-II值(OV100%、OV20%、OV9%),同时检测2组患者在 20 s持续睁眼过程中的OSI动态变化,获取此动态过程的OSI均值及标准差(SD-OSI)。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2组各数据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数据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 患者的年龄、球镜度、柱镜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BUT为(5.90±2.16)s,明显小于对 照组的(11.53±2.0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73,P<0.001)。2组MTF cutoff、OSI、OV100%、 OV20%、OV9%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OSI均值和SD-OS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t=2.259,P=0.028;t=0.359,P=0.036)。MTF cutoff、OSI、OV100%、OV20%与BUT无相关 性;而OV9%值与BUT呈正相关(r=0.273,P=0.032)。20 s内的OSI均值与BUT呈负相关(r=-0.276, P=0.002),SD-OSI与BUT无相关性。结论:青少年泪膜不稳定可引起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OQAS-II 系统在评价青少年泪膜质量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21 Vol. 23 (2): 116-119 [摘要] ( 291 ) [HTML 1KB] [PDF 706KB] ( 2156 )
120 司明宇 邵新香 范可顺
 下斜肌后固定术在外斜V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下斜肌后固定术(IOBT)在伴有轻中度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IOBT 或者部分切除术的外斜 V征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IOBT组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IOMYE)组,各20 例。IOBT 组行双眼IOBT+水平斜视矫正术,IOMYE组行双眼IOMYE+水平斜视矫正术。比较2组手术前后水平斜视度(HD)、V值、黄斑视乳头夹角(FDA)及下斜肌功能(IOA)等变化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IOBT组17例(85%)治 愈,IOMYE组14例(70%)治愈。IOBT组手术前后FD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3,P=0.205)。 2组间手术前后FDA、IOA、V值变化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88,P<0.001;t=-3.701, P=0.001;t=-8.519,P<0.001)。IOBT组术后无一例过矫为A征。IOMYE组6例V征过矫为A征,IOA 轻度不足8例。结论:IOBT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伴轻中度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征,是传统下斜肌减弱术的补充。
2021 Vol. 23 (2): 120-127 [摘要] ( 270 ) [HTML 1KB] [PDF 8447KB] ( 2036 )
128 张钦 黄紫婷 李方烃 程功 成姚斌 金月波 何菁 赵明威
 干燥综合征患者毛囊蠕形螨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非SS组)。2组患者均进行5项干眼问卷(DEQ-5)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无创伤泪河高度、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比例、荧光素染色角膜评分、睫毛毛囊蠕形螨计数的检查。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判定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非SS组蠕形螨数量明显高于SS组(Z=-2.41,P=0.021)。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与睑板腺缺失比例(r=0.40,P=0.02)和DEQ-5量表的分数(r=-0.70,P=0.02)存在相关性,而在非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仅与DEQ-5量表的分数存在相关性(r=0.63,P=0.04)。而当按照蠕形螨阳性与阴性分类时,2组间仅睑板腺缺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4,P=0.002)。结论:相比非SS干眼患者,SS患者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数量更少。DEQ-5量表分数、上睑板腺缺失比例与蠕形螨的检出数量相关。
2021 Vol. 23 (2): 128-133 [摘要] ( 277 ) [HTML 1KB] [PDF 711KB] ( 2505 )
134 郭娑1 何海龙1,2 夏子尧1 王军1
 Toric IOL植入术与PCRI联合传统IOL植入术 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Toric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术与传统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术(PCRI)在 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合并≤3 D角膜散光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循证医学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 Clinicalke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万方、中国维普数据库等,搜集有关白内障合并角膜 散光及其治疗措施的相关文章,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将术后裸 眼远视力(UCDVA)、散光矫正量、术后残余散光、对比敏感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视力采用最小分辨 角对数视力表(LogMAR)的形式进行记录。采用RevMan软件(V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研究,包含白内障患者352例(510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IOL植 入联合PCRI(对照组)相比,Toric IOL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3 D的角膜散光在术后3、6个 月UCDVA的更好[均数差(MD)=-0.04,95%CI:-0.07~-0.01,P=0.005)];植入Toric IOL组手术 散光矫正量大于对照组[MD=0.56,95%CI:0.36~0.76,P<0.001;标准均数差(SMD)=0.94,95%CI: 0.47~1.40,P<0.001];植入Toric IOL组术后1个月残余散光度数(MD=-0.13,95%CI:-0.21~-0.04, P=0.003;SMD=-0.34,95%CI:-0.59~-0.10,P=0.007)及术后3、6个月残余散光度数(MD=-0.30, 95%CI:-0.51~-0.10,P=0.004;SMD=-0.84,95%CI:-1.42~-0.25,P=0.005)均低于对照组;植 入Toric IOL组术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08~0.11, P=0.77)。结论:与传统IOL植入联合PCRI相比,Toric IOL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合并≤3 D的角膜散 光效果更好。同时,Toric IOL在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上略具优势,但其临床意义可能不大。二者在术 后视功能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2021 Vol. 23 (2): 134-141 [摘要] ( 302 ) [HTML 1KB] [PDF 974KB] ( 2446 )
病例报告
142 左程友 陈燕 江国华 董诺
 内源性鼻疽诺卡菌眼内炎一例
 患者,男,67岁。因“左眼突然眼痛、视力下降伴同 侧头痛10 d”于2019年12月30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 中心就诊。患者3个月余前四肢及躯干无明显诱因出现斑 块状皮下淤血(见图1),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 皮炎”,自诉涂抹“藏药”治疗2 个月后缓解(用药情况不 详)。近期患者体质量减轻约10 kg,常感乏力、头晕,病因不明。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肾病病史数年,药物 控制基本稳定。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无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眼部检查:矫正视力为右眼1.0,左眼手动/ 眼前10 cm。眼压:右眼14.4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14.8 mmHg。左眼混合性充血,睫状压痛明显,角膜轻度水肿,少许色素性角膜后沉积物;前房深度正常,房水轻度浑浊,Tydnall(+);瞳孔欠圆,直径约3.5 mm,部分后粘连。瞳孔区晶状体前囊见少许色素沉着,晶状体灰白色混浊,眼后节红光反射未见(见图2)。
2021 Vol. 23 (2): 142-145 [摘要] ( 270 ) [HTML 1KB] [PDF 13388KB] ( 1839 )
146 吴小林 陈利 刘波 霍姝佳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配戴渐变多焦镜14年跟踪随访一例
 患者,女,2004 年1 月出生,家长发现患儿瞳孔发白 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双眼裸眼视力无 追踪运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双眼晶状体混浊(+++)。 诊断: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于2005年1月在我院完善 相关术前检查后实施双眼白内障针吸术+后囊膜切开+前 段玻璃体切除术(1岁),术后配戴框架眼镜,右眼+20.0 D, 左眼+20.0 D,半年后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配戴渐变多焦 镜矫正。患儿依从性好,长期坚持配戴渐变多焦镜联合弱 视训练,红光治疗每日1次,10 min/次,赫氏刷每日1次, 10 min/次,每天遮盖左眼2~4 h,每3个月检查视功能,根 据检查结果调整配镜参数及治疗方案。2007~2020年患者 的最佳矫正视力,右眼由0.1提升至0.8,左眼由0.1提升至 1.0。从图1可以看出,该患者的双眼矫正视力在5~9岁期 间有明显的提高,13~16岁期间视力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 态。双眼屈光度从高度远视逐渐过渡到中度远视。3~8岁 期间远视度数出现明显的下降,13~16岁期间屈光度和散 光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见图2)。2015年该患者右眼眼 轴长度(Axial length,AL)为20.66 mm,左眼为21.12 mm; 2018年右眼AL为20.94 mm,左眼为21.46 mm。2020年1月 17日验光检查显示:右眼+3.50-2.50 D×170矫正至0.8;左 眼+2.25-4.50×20矫正至1.0。戴镜同视机检查显示:有同 时知觉(10°画片);自觉斜视角=他觉斜视角±3°;融合范 围-2~+8;无立体视觉;正常视网膜对应。
2021 Vol. 23 (2): 146-147 [摘要] ( 324 ) [HTML 1KB] [PDF 652KB] ( 2311 )
148 张婷 宗辉 张媛媛 袁斌 张昱
 单眼视网膜多发性囊肿合并视网膜脱离一例
 患者,男,67岁,退休人员,2019年11月初因双眼视 力下降来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就诊,自述双眼为高 度近视,未行系统眼科检查。全身体检无异常。眼科检 查:右眼视力为指数/10 cm,矫正无提高;左眼为0.07,矫 正为-20.0 DS-2.50 DC×20=0.5。右眼眼压为17 mmHg (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双眼角膜透明,前 房深度适中,房水清,双眼对光反应灵敏。双眼晶状体皮质 不均匀,为灰白色混浊,核呈棕黄色,后囊下混浊。眼底检 查:右眼眼底模糊,隐约见视盘边清,颜色淡红,颞侧周边 部视网膜灰白色隆起,余细节窥不清;左眼眼底模糊,隐约 见视盘界清,颜色淡红,可见区视网膜未见出血渗出。B超 检查显示右眼晶状体后囊回声正常,玻璃体内可探及大量 点状弱回声,运动及后运动(+),颞侧可探及条带状强回声, 与视盘相连(见图1),条带中间靠上见3个大小不一的椭圆 状强回声(见图2),呈囊样,其内为无回声,运动(±),后 运动(-),球壁不规则,球后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眼晶状 体后囊回声正常,玻璃体内可探及大量点状弱回声,运动及 后运动(+),球壁不规则,球后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2021 Vol. 23 (2): 148-149 [摘要] ( 309 ) [HTML 1KB] [PDF 2154KB] ( 2207 )
综述
150 王雪晴 夏丽坤
 OCTA测量近视人群视网膜血管密度及中心凹无血管区的研究进展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作为近几年不断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快速无创地得到高分辨率的眼底视网膜成像,并可以得到眼底血管密度及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的量化值,为研究近视疾病早期的眼底病变提供极大帮助。现回顾OCTA的发展史,详细介绍并总结OCTA测量近视人群眼底视网膜血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及辅助病理性近视诊断的研究进展。
2021 Vol. 23 (2): 150-155 [摘要] ( 305 ) [HTML 1KB] [PDF 679KB] ( 3357 )
156 谢龙堂1 毕宏生1,2
 视知觉学习的发展与运用
 视知觉学习是指通过特定的视知觉任务训练使视觉系统对外界信息感知能力显著提高的方法。视知觉学习具有相对特异性、相对迁移性以及时间属性,在弱视、斜视等眼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视功能检查和改善方面也有新的应用。同时,随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运用,关于视知觉学习的脑区探索也已取得新的进展。现笔者对视知觉学习的发展历程、神经机制、学习方法、功能应用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2021 Vol. 23 (2): 156-160 [摘要] ( 324 ) [HTML 1KB] [PDF 686KB] ( 2692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