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在线审稿
Email Alert
RSS
 
本期速递
过刊目次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写作指导
投稿介绍信
调查问卷
 
我刊沿革
总编寄语
专家介绍
引文报告
高被引文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3年 25卷 6期
刊出日期:2023-06-25

专家共识
论 著
综述
病例报告
   
专家共识
0
封面
 
2023 Vol. 25 (6): 0- [摘要] ( 97 ) [HTML 1KB] [PDF 47039KB] ( 7292 )
0
目录
 
2023 Vol. 25 (6): 0- [摘要] ( 91 ) [HTML 1KB] [PDF 524KB] ( 5129 )
401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视光学组,等
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2023)
近视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当前,全球近视患病率超过28.3%,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9.8%,而高度近视患病率将由目前的4.0%上升为9.8%[1-2]。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高度化趋势[3]。6~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约53.6%,高三学生高度近视率高达20%[4]。相比于低中度近视,高度近视因眼轴过度延长、屈光度数不断增长,大大增加进展为病理性改变的风险[5]。高度近视人群中,白内障、青光眼、近视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视人群[6]。病理性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中国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要病因。 2017年,首版高度近视相关共识——《重视高度近视防控的专家共识(2017)》发布。而近年来,全球经济、社会变化巨大,智能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和网络自媒体业态的形成,极大程度改变了信息获取方式。人们学习途径、生活方式、睡眠习惯等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均对近视发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度近视的防控形势也愈发严峻[7]。2018年,教育部牵头,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防范高度近视为目标的近视防控工作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防控和管理水平,降低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和致盲危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专家团队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等团体在《重视高度近视防控的专家共识(2017)》的基础上重新撰写《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2023)》,本共识主要针对有近视风险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后的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管理。
2023 Vol. 25 (6): 401-407 [摘要] ( 116 ) [HTML 1KB] [PDF 3325KB] ( 6393 )
408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学分会,等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试戴片临床使用管理专家共识
国内目前已对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的验配提出了规范的指导意见,包括2012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发表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临床验配专家共识》[1],2016年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发表的《中国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验配管理专家共识》[2],2021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发表的《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专家共识》[3],但对试戴片的临床使用目前仍缺乏明确的管理规范。角膜接触镜试戴片需要被不同患者使用,如不能规范使用和管理,存在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暴发的潜在风险,可能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为避免上述风险的发生,本共识对试戴片的使用及管理提出指导性建议,对试戴片的临床使用提出明确的管理规范,以期有利于我国角膜接触镜行业健康、规范、良好的发展。
2023 Vol. 25 (6): 408-412 [摘要] ( 140 ) [HTML 1KB] [PDF 927KB] ( 6017 )
论 著
413 姚锦晗, 常水苗, 张亚琴, 等
不同眼轴长度下新型扫频生物测量仪ANTERION与IOLMaster 700测量数据的一致性

目的:观察比较2种扫频生物测量仪ANTERION和IOLMaster 700在不同眼轴长度下的检出率、眼部生物学参数及预测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一致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行IOLMaster 700和ANTERION检查,根据IOLMaster 700检测的眼轴(AL)长短分为短眼轴组(AL≤22 mm)、正常眼轴组(22 mm<AL<25 mm)和长眼轴组(AL≥25 mm)。对2种设备测量3组中的AL、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Kf和Ks)、平均角膜曲率(Km)、散光(度数、J0、J45)、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直径(WTW)、晶状体厚度(LT)以及IOL度数等数据比较均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致性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结果:共纳入患者257例(363眼),其中短眼轴组16例(22眼),正常眼轴组187例(250眼),长眼轴组54例(91眼)。3组中IOLMaster 700的眼轴检出率均高于ANTERION,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中除WTW外,其余各生物参数的ICC均大于0.9。2种仪器测量短眼轴组中的CCT(t=-4.99,P<0.001)、ACD(t=9.46,P<0.001)、LT(t=11.25,P<0.001)、Kf(t=-3.46,P=0.003)、Ks(t=-4.87,P<0.001)、Km(t=-5.66,P<0.001)、IOL度数(t=2.70,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测量正常眼轴组中的CCT(t=-17.88,P<0.001)、ACD(t=18.87,P<0.001)、LT(t=8.88,P<0.001)、Kf(t=-9.51,P<0.001)、Ks(t=-10.24,P<0.001)、Km(t=-14.62,P<0.001)、WTW(t=-12.36,P<0.001)、IOL度数(t=9.7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测量长眼轴组中的AL(t=4.43P<0.001)、CCT(t=-13.21P<0.001)、ACD(t=11.72,P<0.001)、LT(t=10.60,P<0.001)、Kf(t=-9.06,P<0.001)、Ks(t=-3.13,P=0.002)、Km(t=-8.80,P<0.001)、WTW(t=-13.25,P<0.001)、IOL度数(t=3.02,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种仪器测量3组中散光向量分解数据(J0、J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眼轴长度下IOLMaster 700对AL的检出率均优于ANTERION,且两者的部分生物学测量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023 Vol. 25 (6): 413-419 [摘要] ( 104 ) [HTML 1KB] [PDF 819KB] ( 5172 )
420 陈思童, 孙丽媛, 王凯, 等
妥拉唑啉控制雏鸡实验性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α受体阻滞剂妥拉唑啉控制雏鸡实验性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于2021年3月将61只6日龄白莱航鸡随机分为形觉剥夺对照组(FDM)、形觉剥夺后妥拉唑啉组(FDM+T100)、形觉剥夺后妥拉唑啉联合L-NAME组(FDM+T100+L-NAME)和离焦诱导对照组(LIM)、离焦诱导后妥拉唑啉组(LIM+T100)、离焦诱导后妥拉唑啉联合L-NAME 组(LIM+T100+L-NAME)进行有效性研究;空白对照组(Blank)、单纯妥拉唑啉干预组(Blank+T100)进行安全性研究。所有雏鸡均取右眼进行实验干预,妥拉唑啉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每天进行玻璃体腔注射12.5 μL妥拉唑啉,妥拉唑啉联合L-NAME干预组注射等量妥拉唑啉和L-NAME,对照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持续6 d。记录和统计分析各组处理前后的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参数。安全性研究中,对Blank组和Blank+T100组雏鸡诱导结束后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查。雏鸡处死后眼球固定切片进行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功能损害程度。不同近视模型中对照组与T100组、T100组与T100+L-NAME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经过6 d处理后,在形觉剥夺模型中,与FDM组相比,FDM+T100组的屈光度近视化减少(t=-16.16,P<0.001),眼轴增长量减少(t=12.41,P<0.001),脉络膜厚度减薄量减少(t=-2.46,P=0.031);与FDM+T100组相比,FDM+T100+L-NAME组屈光度近视化增加(t=4.20,P=0.001),眼轴增长量增加(t=-2.33,P=0.033)。在离焦诱导模型中,与LIM组相比,LIM+T100组屈光度近视化减少(t=-5.77,P<0.001),眼轴增长量减少(t=4.19,P<0.001);与LIM+T100组相比,LIM+T100联合L-NAME组屈光度近视化增加(t=3.74,P=0.001),眼轴增长量增加(t=-3.20,P=0.005)。安全性研究中,Blank组和Blank+T100组的屈光度及眼球生物参数变化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G结果显示,Blank组和Blank+T100 组相比,双眼各检测指标比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UNEL染色显示各组均未见显著凋亡。结论:妥拉唑啉能够有效延缓雏鸡实验性近视的屈光度和眼轴进展,但在应用L-NAME后减弱,提示在妥拉唑啉扩张脉络膜血管时可能也有一氧化氮共同参与发挥作用。
2023 Vol. 25 (6): 420-426 [摘要] ( 107 ) [HTML 1KB] [PDF 3424KB] ( 5490 )
427 姚芝雯, 吴文灿
内窥镜下经鼻径路泪囊切开术在上泪道远端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鼻径路泪囊切开术进行上泪道远端异物取出并重建泪液引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08年5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且采取内窥镜下经鼻径路泪囊切开术进行上泪道远端异物取出的患者17例(17眼)进行分析。分析异物是否取出、异物种类、术后泪液引流重建的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患者年龄21~60(38.5±12.2)岁,其中右眼7眼,左眼10眼,病程2~65(21.5±4.8)d。所有异物均顺利取出,其中圆形金属异物7眼,破碎小硅胶异物5眼,断裂猪鬃毛4眼,断裂探针小金属1眼。术后随访12~24 (16.1±3.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诉溢泪、溢脓,泪道冲洗通畅,且未见明显上泪道狭窄或阻塞、泪囊鼻腔吻合口闭锁、鼻部不适等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经鼻径路泪囊切开术为上泪道远端异物取出的一种可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023 Vol. 25 (6): 427-431 [摘要] ( 96 ) [HTML 1KB] [PDF 6755KB] ( 5812 )
432 丁雯芝, 张金燕, 蒋冬冬, 等
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在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随访应用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对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随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视光中心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微信随访组、电话随访组和对照组(不进行主动微信和电话联系,患者按照常规复查时间进行复查,期间有问题可以入院或者电话咨询),每组各100例。嘱患者于戴镜后1 d,1周及1、3、6、9、12个月复查,共完成7次随访。对3组患者随访情况、眼部健康情况等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分析对3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随访完成率与并发症发生频率、年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微信随访组、电话随访组和对照组随访次数分别为5.47(5.00,6.00)、4.86(4.00,6.00)、4.77(4.0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40,P=0.001)。其中,微信组随访次数最多,与电话随访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25,P=0.010;Z=40.37,P=0.002)。3组总失访率分别为20.9%、28.0%、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9.20,P<0.001),其中微信随访组的失访率最低,与电话随访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02;χ2=18.26,P<0.001)。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19.0%和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67,P=0.003)。随访完成率与并发症发生频率、年龄均呈负相关(r=-0.12,P=0.038;r=-0.23,P<0.001),与其他参数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过程中,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随访依从性,减少角膜塑形镜相关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2023 Vol. 25 (6): 432-437 [摘要] ( 108 ) [HTML 1KB] [PDF 802KB] ( 5312 )
438 林威, 李冬, 温良, 等
2型糖尿病患者星状玻璃体变性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在抚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队列研究中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中星状玻璃体变性(AH)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7月至2013 年5月在抚顺市将军街道社区招募年龄≥30岁且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以视盘为中心、黄斑为中心及黄斑颞侧、颞上、颞下、鼻侧共6方位进行双眼眼底照相,取质量较好的6张眼底照片。如在6张眼底照片中发现玻璃体内存在乳白色球状体则诊断为AH。根据纳入患者的年龄分为<50岁组,50~60岁组,60~70岁组,>70岁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值,将患者分为BMI<20 kg/m2组、20≤BMI<25 kg/m2组、25≤BMI<30 kg/m2组和BMI≥30 kg/m2组。根据腰臀比(WHR)的四分位间距,将患者进一步分为WHR<0.93组、0.93≤WHR<0.97组、0.97≤WHR<1.01组、WHR≥1.01组。采用Fisher' s精确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AH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具有清晰眼底照片且无玻璃体切割术史的患者1 910例,其中20例患者存在AH,检出率为1.05%,95%置信区间(CI)为0.59%~1.50%,1例患者(5%)双眼均存在AH。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是AH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71,95% CI:1.00~2.93,P=0.049]。随着WHR的增加,AH的检出率明显下降,从WHR<0.93组的2.24%下降到WHR≥1.01组的0.42%(χ2=10.35,P=0.025)。0.97≤WHR<1.01组(OR=0.18,95% CI:0.04~0.84,P=0.029)和WHR≥1.01 组(OR= 0.19,95% CI:0.04~0.87,P=0.032)的患者与较低的AH检出率相关。AH检出率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抚顺市2型糖尿病患者中AH的检出率为1.05%。高龄及较小的WHR是影响AH患病的危险因素。
2023 Vol. 25 (6): 438-444 [摘要] ( 107 ) [HTML 1KB] [PDF 802KB] ( 5304 )
445 潘继鸿, 陈庆中, 曾宗圣, 等
2种飞秒激光平台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Catalys和LenSx这2种飞秒激光平台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术中参数及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4例(84眼),按随机抽签法分为Catalys组42例(42眼),LenSx组42例(42 眼)。采集指标为术前视力和眼压,操作过程中接口对接次数、负压吸引时间、前囊切开时间、劈核时间、前囊膜未完整切开数、结膜下出血例数及结膜下出血累及象限(记0~4)、累计能量复合参数(CDE)、超声乳化时间(UST)、实际超声时间(APT)、有效超声时间(EPT),及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的视力和眼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U检验及卡方检验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飞秒激光系统相关参数、超声乳化相关参数及临床效果差异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晶状体核硬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talys组和LenSx组负压吸引时间、前囊切开时间、劈核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9、-28.95、10.15,均P<0.001)。2组术后1 d眼压、结膜下出血眼数、结膜下出血累计象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46;χ2=0.79,P=0.020;Z=-3.23,P=0.001),2组对接次数,前囊膜未完整切开数,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视力,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眼压、CDE、UST、APT、E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atalys相较于LenSx术中结膜下出血率更低,前囊切开更快。LenSx的负压抽吸时间更短,劈核更快。
2023 Vol. 25 (6): 445-449 [摘要] ( 106 ) [HTML 1KB] [PDF 825KB] ( 5178 )
450 李盼盼, 李俊杰, 朱妍,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光密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角膜光密度(CD)特征及其与年龄、糖尿病病程、不同时期血糖控制水平等参数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T2DM患者125例(125眼)为T2DM组;并纳入此时间段内与之年龄相匹配的门诊体检健康人群126例(126眼)为对照组。采用Pentacam AXL系统测量角膜体积(CV),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顶点处的角膜厚度(CT)以及直径2、6、8、10 mm圆环上CT值,角膜表层、中层、内层以及全层以角膜顶点为中心0~2、>2~6、>6~10、>10~12 mm及0~12 mm直径区域CD。采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2组受检者不同层次、不同区域CD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或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角膜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CD值与T2DM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及GA/HbA1c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角膜表层、中层各直径区域CD值和角膜内层0~2、>2~6、>10~12、0~12 mm直径区域,以及全层各直径区域C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偏相关系数控制年龄和HbA1c因素后,T2DM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与角膜中层0~2 mm区域的CD值呈正相关(r=0.23,P=0.021)。用偏相关系数控制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因素后,T2DM患者的HbA1c与角膜中层>2~6 mm范围CD值呈正相关(r=0.19,P=0.030)。结论:T2DM患者的CD较健康人群明显增加,且角膜局部区域CD主要与糖尿病病程、HbA1c有关。
2023 Vol. 25 (6): 450-455 [摘要] ( 92 ) [HTML 1KB] [PDF 818KB] ( 5121 )
病例报告
456 朱月阳, 吴昕哲, 许丁亮,等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1例
患者,男,66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年余”于2021 年11月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既往史:高血压16年、糖尿病16年和慢性肾衰竭14年;2019年3月和4月于外院先后行左、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中均植入的是美国优视公司生产的860UV亲水性丙烯酸酯IOL,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专科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1.0(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小数记录法),左眼为0.6;双眼眼压为14 mmHg(1mmHg=0.133 kPa),右眼IOL在位居中,眼前节结构及眼底均正常;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 mm,IOL在位居中,IOL前表面呈白色混浊,散瞳后可见IOL毛玻璃样混浊(见图1),眼底视不清。诊断:左眼IOL混浊;双眼IOL眼。考虑到混浊的IOL已影响到患者的视力,而IOL置换术为IOL混浊的唯一治疗选择,经过患者同意,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21年11月5日在局麻下行“左眼IOL置换术”,术中将混浊的IOL剪断后取出(见图1)。手术顺利,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膏(睡前1次)、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日4次)治疗。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复查,双眼BCVA均为1.0。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取出的IOL前后表面的中央光学区和部分旁中央前囊膜覆盖区呈毛玻璃样混浊,IOL襻透明,前表面凹凸不平,后表面光滑,侧面观察可见其内部透明(见图2)。
2023 Vol. 25 (6): 456-457 [摘要] ( 102 ) [HTML 1KB] [PDF 6086KB] ( 5832 )
458 胥丽萍, 朱永唯, 翁文庆, 等
Terson综合征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裂孔1例
患者,女,42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8 d”于2021年7 月至嘉兴市眼科医院就诊。患者20 d前在西藏旅游过程中与人争吵后突发剧烈头痛、昏迷,外院诊断“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苏醒后即感双眼视物模糊,自述此前双眼视力正常。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系统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视力手动,双眼视力矫正后不提高;双眼眼压均为 14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血性混浊,眼底失窥。眼部B型超声检查示双眼玻璃体细点状弱回声,聚集成片。结合颅内动脉瘤破裂病史,诊断:双眼玻璃体积血,Terson综合征,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 患者分别择日行左眼与右眼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vitrectomy,PPV),左眼术中可见玻璃体血性混浊,切除积血及玻璃体后见鼻下方、上方及黄斑区视网膜点、片状出血及视网膜下出血。左眼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0.2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层轻度移位,视网膜层次欠清晰(见图1A);眼底照片示上方、鼻下方、后极部点片状视网膜下出血(见图2A)。左眼术后1周:视力下降,BCVA为0.1;OCT示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层中断,形成细小裂孔(见图1B);眼底照片示视网膜下出血较前吸收,黄斑区见类圆形裂孔。左眼术后2周: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BCVA为0.08,OCT提示黄斑裂孔扩大,裂孔边缘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隆起,伴视网膜层间明显水肿(见图1C);眼底照片示视网膜下出血较前吸收明显,黄斑区圆形裂孔可见。左眼术后1 个月:BCVA为0.12,OCT示黄斑裂孔处视网膜层间水肿消退,神经上皮层回落,黄斑裂孔愈合,少量视网膜下积液(见图1D);眼底照片示黄斑裂孔不见,黄斑区陈旧性出血可见(见图2B)。右眼术中见玻璃体血性混浊,后极部视网膜前泥沙样出血,局部增殖膜。右眼术后1 d:BCVA为0.3;OCT 示黄斑中心凹处椭圆体带轻微突起,中心凹鼻侧外核层可见稍高反射信号(见图1E);眼底照片示鼻上方视网膜点状出血(见图2C)。右眼术后1周:BCVA为0.3;OCT示黄斑中心凹处椭圆体带突起好转,中心凹鼻侧外核层高反射信号减少(见图1F);眼底照片示鼻上方视网膜点状出血较前吸收。右眼术后1个月:BCVA为0.6;OCT示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外层结构恢复解剖学特点;眼底照片示鼻上方视网膜点状出血吸收(见图2D)。
2023 Vol. 25 (6): 458-460 [摘要] ( 97 ) [HTML 1KB] [PDF 3251KB] ( 5593 )
461 吴欢欢, 梁登峰, 曾庆延
圆锥角膜术后4周行特应性角膜炎交联治疗1例
患者,女,37岁,因发现“双眼圆锥角膜20年、右眼视力下降2周”于2020年10月14日至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入院治疗。患者自幼患特应性皮炎及过敏性哮喘,对多种水果、海鲜及青霉素过敏,平日生活在湖北神农架地区,有助于减轻过敏发作的程度。患者自述双眼诊断圆锥角膜20年,长期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permeable lens,RGP),有揉眼习惯。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矫正视力无提高;左眼0.3,综合验光矫正视力无提高,RGP矫正视力0.5。眼压:右眼T-1,左眼4 mmHg(1 mmHg=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右眼角膜中央呈锥形向前突出,中央5 mm范围基质灰白色水肿,隐见后弹力层破裂,前房深(见图1);左眼角膜中央明显前凸、变薄,Vogt线(+),费氏环(+),Muson征(+),前房深(见图2)。临床诊断:圆锥角膜,右眼急性水肿期,左眼完成期。 患者入院后于2020年10月15日行左眼“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于10月16日行右眼“角膜缝合术”。右眼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明显消退,予以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及人工泪液点眼治疗。嘱患者于16日起口服强的松片40 mg,1次/d (每周减5 mg),左眼局部配戴治疗性角膜绷带镜,应用50%自体血清配制液1次/2 h,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4次/d,但角膜植片上皮生长缓慢,术后5 d仅上下方植片边缘长入少量上皮,故于10月20日行左眼羊膜覆盖术,术后局部滴用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4次/d,他克莫司滴眼液3次/d,0.3%氧氟沙星眼膏4次/d,50%自体血清配制液4次/d,术后第11天拆除左眼羊膜缝线。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4,眼压:右眼7 mmHg,左眼8 mmHg。右眼角膜中央偏颞侧基质混浊,无水肿,缝线在位,前房中深、清(见图 3A)。左眼结膜睫状充血(++),植床可见少量新生血管长入,缝线处轻度浸润,角膜上皮除3-5点植片植床交界处部分未愈外,余处角膜上皮修复,角膜植片基本透明,前房中深、清(见图3B、C)。此时为角膜移植术后第16天,因患者过敏体质,已无法继续耐受武汉气候,要求出院回神农架休养。 患者于2020年11月11日(左眼角膜移植术后第28天)至门诊复查,主诉左眼眼红、眼痛1周。视力:右眼0.3,左眼0.5;眼压:右眼7 mmHg,左眼16 mmHg。右眼角膜缝线在位,中央偏颞侧瘢痕,余处角膜透明。左眼结膜混合性充血(+++),上方、下方及鼻侧植床大量新生血管长入,全部缝线松动伴浸润,角膜植片基质水肿,中下方为著,中下方植片边缘浸润溶解凸起(见图4A)。角膜浸润处刮片见中性粒细胞,未见细菌、真菌等病原体。考虑诊断为:左眼特应性角膜炎(左眼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右眼角膜缝合术后)。拆除松线,给予抗炎预防感染治疗,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后于2020年11月13日行左眼角膜植片重缝术联合经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术中紫外线照射直径为 11 mm(患者角膜横径11.4 mm),总能量为5.4 J/cm2,在照射过程中用湿棉片覆盖中央5 mm范围内的角膜区域,角膜缘合处同样予以覆盖,形成环形照射区域。术后给予口服强的松片20 mg,1次/d(每周减5 mg),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4次/d,他克莫司滴眼液4次/d,0.3%氧氟沙星眼膏4次/d,夫西地酸滴眼液2次/d,50%自体血清配制液4次/d,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3次/d治疗。术后门诊复查,见结膜充血逐渐减轻,角膜植床新生血管逐渐消退,2020年11月23 日起逐渐拆除松动缝线,并减少局部糖皮质激素使用(见图4B)。末次复查为2021年5月19日(术后6个月),右眼裸眼视力0.25,左眼0.5,右眼眼压11.7 mmHg,左眼11.7 mmHg,右眼角膜缝线全拆,角膜中央偏颞侧瘢痕,余处透明(见图5A)。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植床周边少量纤细新生血管,植片透明,上皮光滑,角膜缝线已全部拆除(见图5B)。角膜曲率检查:右眼49D/56D×120°,左眼42D/45D×110°。
2023 Vol. 25 (6): 461-464 [摘要] ( 94 ) [HTML 1KB] [PDF 15202KB] ( 6217 )
综述
465 任沐晨, 何宇茜, 王淑荣, 等
角膜晶状体蛋白醛脱氢酶分类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角膜中存在醛脱氢酶,其作为包含极高比例的角膜水溶性蛋白的代谢酶,属于角膜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角膜晶状体蛋白。醛脱氢酶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既能维持晶状体透明度又具有酶活性。它极大地提高了角膜组织的透明度和折射能力,同时也在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和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延长细胞周期、调节角膜上皮细胞鳞片状分化以及抗氧化应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抗氧化应激方面,醛脱氢酶可代谢体内内源性醛与外源性醛,避免有毒醛的积累,抵御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它能够减轻紫外线辐射诱导产生的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上百种有毒性醛对角膜造成的不可逆性损伤,对于维持角膜稳态具有重大意义。现将简要阐述醛脱氢酶作为角膜晶状体蛋白的起源与分类,着重总结其在角膜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2023 Vol. 25 (6): 465-470 [摘要] ( 98 ) [HTML 1KB] [PDF 719KB] ( 5210 )
471 盛思婷, 徐经纬, 徐雯
缝线表面修饰和改性的现状及其在眼科的应用
缝合线在外伤创面和手术切口的愈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缝合需求的提高,缝线的性能不断地被开发。同时,在眼科手术中缝线带来的眼内感染等不良反应也催生了眼科缝线的改性研究。现笔者对现行临床通用的缝线在表面修饰和改性方面的改进进行概括,并对眼科缝合线在应用上的特殊需求、现有的改性研究以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2023 Vol. 25 (6): 471-475 [摘要] ( 109 ) [HTML 1KB] [PDF 708KB] ( 5294 )
476 朱琳, 张姝贤, 刘菁华, 等
巩膜接触镜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巩膜接触镜是一种不与角膜接触,完全由巩膜支撑的大直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过去巩膜接触镜仅用于治疗严重的眼部疾病且仅少数医生拥有验配处方权。近年来,随着镜片材料、设计的不断更新,巩膜接触镜的安全性在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日渐广泛。巩膜接触镜可通过中和光学像差为角膜不规则患者提供清晰稳定的视力,还可有效治疗各种眼表疾病,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眼表疾病治疗手段。尽管巩膜接触镜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明,但巩膜接触镜的验配及使用较复杂,且需要长期的随访和护理。现就巩膜接触镜的特性和分类、发展历程、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了解巩膜接触镜的现状,为巩膜接触镜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3 Vol. 25 (6): 476-480 [摘要] ( 96 ) [HTML 1KB] [PDF 685KB] ( 5348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 2014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A413室 邮编:325035
电话:86-577-86699366 传真:86-577-86699366 Email:zhysgx@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总访问量:

浙ICP备1200492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892号